铜川中院在全省法院交流“1333”联络工作机制经验

05.01.2015  16:01
        陕西法院网讯    近年来,铜川法院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该院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在创新工作方法上做文章,全面实施“1333”联络工作机制,受到了省法院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月4日下午,铜川中院常务副院长张力在全省法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该项工作机制受到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抓好一个组织保障: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联络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下发联络工作计划,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确保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抓得好、抓得实。

        健全三项工作机制:一是健全代表委员关注案件旁听案件庭审制度。在全面落实代表委员旁听案件庭审制度的基础上,推出了代表委员关注案件旁听庭审制度,通过主动邀请和自主选择的方式让代表委员对所关注的案件进行法律监督。二是建立定向结对联络制度。坚持每年更新代表委员情况,掌握最新最全的代表委员信息,并根据他们任职工作和行业的不同,确定4名院领导、20个部门86名干警与520名代表委员结对定向联络,确保联络工作不留死角。三是健全“面对面”联络沟通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式不断丰富联络工作内涵。主动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法院工作、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旁听庭审或听证、见证执行、参与案件调解,促进法官办案水平的提升。法官干警以“走出去”的形式,上门走访代表委员及社会各届人士1261人,“面对面”通报法院工作情况,协调化解纠纷125件,征询意见建议224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225件,开展法制宣传60场次,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电话回访等形式走访210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三项工作措施:一是协助省法院完成了与全国、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按照省法院《关于集中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安排意见》和《省法院结对联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单》确定联络的代表委员,包联干部做到“三提前”,提前准备、提前安排、提前协调,积极主动为包联工作铺好路、服好务。配合完成了铜川市3名全国人大代表、5名全国政协委员,21名省级人大代表、19名省级政协委员的结对联络工作。二是推出了“四位一体”的报告机制。即落实全盘工作定期报告、专项工作专题汇报、重点工作随时报告、交办案件优先查报的“四位一体”报告机制,将法院工作自觉置于人大、政协的监督之下。三是开通了短信联络互动平台。坚持每周给代表委员发送2条手机短信,让他们随时了解法院工作,提出对法院工作意见建议,加强了互动性。

        加强三项督办工作:一是积极办理建议提案,虚心听取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切实做好市人大、市委政法委等部门督办事项的落实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上级的督办批办工作。今年该院完成督办批办案件31件,办结率达100%。做到了事事有交待,件件有落实。三是梳理归纳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加强整改,推动工作。对通过各种渠道征集的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做到及时梳理归纳,制定整改方案,能立即改的立即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限期整改,并将落实情况及时反馈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自觉接受监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