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聚焦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大医精诚

17.11.2014  12:35
            《中国教育报》2014年11月14日(记者 冯丽 柯昌万)题:张学文:大医精诚


张学文

            他在国内首创“出血热预防片”,他研制的“小中风片”填补了中医治疗小中风的空白;他提出“颅脑水瘀论”的新观点,开辟了我国中医治疗各种脑病的新途径。             他强调医德先行,一生医治病人无数,药方只求价廉效佳,从不收取任何额外报酬;他悬壶济世60余载,妙手施治无数疑难怪疾,培育高徒百余人,始终虚怀若谷勤学不辍。             2009年,为弘扬传统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全国中医药系统从事临床工作的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人员中首批遴选出30位“国医大师”,这是我国政府授予中医药人才的最高荣誉。入选者均为我国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中医名家。时年74岁的他成功当选,成为其中最年轻、也是西北地区的首位“国医大师”。             一个明媚的秋日,记者在陕西中医学院见到了他——陕西中医学院名誉院长张学文。80岁高龄的张大师精神矍铄,温文尔雅。其时,他正在办公室面批博士生的考卷,目前他带着北京中医科学院的2个博士后、一个博士生,每天上班还有6人跟诊。早上5点起来细致阅过的卷子,连标点符号都改过了。             “从不喜欢到爱,再到老了丢不下,我这一辈子与中医的缘分是越结越深,难舍难分了。”张学文乐呵呵地说,“人活一世总得留些东西,我就想留些德行,留些人才,留些书籍文章。”
大医求精

            “只要每天坚持在病人身上多琢磨一点,在书本上多琢磨一点,就会有大进步。”             从一名乡村医生到大学教授,再到国医大师,张学文说自己这一生有太多的意想不到。而创造奇迹的,是他从不满足、坚持不懈的学习。“只要每天坚持在病人身上多琢磨一点,在书本上多琢磨一点,就会有大进步。”             张学文生在陕西汉中一个中医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15岁起随父临证诊病,辨识药材。“鸡鸣而起,星高而息”,是少年张学文辛苦学医的真实写照。白天随父诊疗,夜晚就着昏黄的煤油灯,扎进家藏医书,如饥似渴阅读。《千金方》、《小儿药证直诀》、《脾胃论》、《本草纲目》、《医宗金鉴》、《血证论》、《医林改错》等医学典籍,他都熟读深悟,每有体会则点批强记,久而久之,竟烂熟于心,张口即诵。这夯实了他日后言必引经、用必据典的理论根基。             1953年,张学文参加原汉中南郑县统一考试,以优异成绩出师。1956年至1959年,先后在“汉中中医进修班”、陕西省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中医师资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全国首届温病师资班”学习期间,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孟澍江教授,系统研读了《温热论》、《温疫论》、《温病条辨》等温病专著,对他日后从事温热病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张学文常对学生说,中医好学又难学,只要好读书勤实践就能学好,难学在于病辨。古人说“三年学个大大夫,十年学个小大夫”,说的就是这道理。60多年的行医经历,让张学文深切体会到“学海无涯”的含义。从少年学医到成为名家大师,张学文没有一天间断过学习,即使曾遭受不公正待遇,他也依旧学生照带,科研照做。              苦心孤诣60余年,张学文在中医急症、温病学、疑难病等领域均取得较高成就,对一些病机理论有颇多创新。他提出的理论新学说中,尤以“颅脑水瘀论”最为著名。这一学说的形成,既突破了传统的瘀血学说,又将瘀、水、热、毒四大病因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开辟了我国中医治疗多种脑病的新途径。他参与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为我国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开创了先河。             他师古不泥,大胆尝试,改变传统中药给药方式,先后将方药改制成中药静脉滴注剂、肌肉注射剂、肛肠灌注剂、片剂、口服液等剂型,治疗中风病,显著提高了疗效。如用中药静脉滴注剂“通脉舒络液”配合中药汤剂辨证治疗中风急症237例,总有效率达99.1%,治愈率达74%,与传统疗法及西药对照观察比较,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安全可靠、后遗症少等优点。该课题荣获1986年度国家中医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              当初为研制这种纯中药静脉滴注剂,张学文冒了很大风险。动物实验成功后,他还是不放心,给自己和一位助手静脉滴注1周,亲身体验安全后才给病人使用。30多年来,这种院内制剂在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内、外、妇、肿瘤各科属气虚血瘀证患者逾万人,均取得显著疗效,且无一例严重毒副作用发生。             内科疑难杂症是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的病症,张学文为之投入了大量心血。他常感慨说,一辈子真是见不完的怪病。有半夜起来莫名其妙拍手直叫到精疲力尽的,有三伏天穿着棉袄皮靴还冻得浑身发抖的,有壮汉突然变得全身无力连手指都无法动弹的……根据深厚的中医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张学文妙手施治让这些患者最终摆脱了病痛折磨,并撰写了40余万字的《疑难病论治》一书,面世后多次再版。             探究张学文成为国医大师的根源,乐于临证、勤于总结是关键。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医学求索集》、《疑难病论治》及《中风病》等10余部学术专著,多次再版,发行至海内外。参与了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等的编写。目前,正着手完成“疑难病重症危症医案”、“全国名老中医讲习班讲稿集粹”等约稿。             首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面对诸多荣誉,张学文感受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国家和学院培养了我,给了我很多厚待,我只想竭己所能,做好国家、学校交付的任务,去帮助更多的人。”
仁心仁术

            “当医生如果成天想着挣钱,就缺德了。”             “现在去大医院,医生往往啥话不说,先开一堆检查单,随便看看没几百元下不来。”在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一位患者给记者粗算了笔账,“而一服中药也就几元或十几元,一个疗程也才几十元,还管用。”             当下,一些医院检查项目繁多,大处方、贵处方饱受诟病,尤其是逐渐显现的过度输液和滥用抗菌素等危害,让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传统中医药的价值,中医重新受到欢迎。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半的病患都来自农村。除了因为中医在农村的传统影响力,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医比西医便宜。前些年,张学文时常会遇到大老远背着馒头赶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有的连挂号费都掏不起。             “即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许多农村人还是看不起病,实在扛不住了才上医院,往往一来就是重病大病。”张学文说。对这些病人,他总是尽可能开最经济实惠的药,甚至主动帮他们交纳费用。有个患中风后遗症的老病号,家境十分贫穷。张学文从不收他的挂号费,有一次病人体内虚热,张学文在药方里加了西洋参,特意告诉病人西洋参太贵,不要买了,他把别人送给自己的一盒西洋参给了病人。虽说是国医大师,张学文的挂号费一直是10元,去年才调至30元,唯恐太贵把患者挡在门外。而在一些地方,他的学生挂号费都已经二三百元了。             在中医学术界,张学文素有“张丹参”之雅称。他的研究生、陕西中医学院院长周永学记得,当年在乾县开门办学时,群众来看病,张学文开方必有丹参,一时竟造成全县丹参紧缺。张学文坦言,爱用丹参除了药物本身毒性小、治疗范围广等特点外,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便宜。             “我能用便宜药就绝不会用贵的,开药治病要算数。”张学文说,中医治病关键是要摸清病源,辨证论治。“虽说是一味丹参,但不同的人、不同的病,用药方案是完全不一样的,用量也有讲究。”              张学文时刻铭记“对病人似亲人”的祖训,他常说,“宁可叫医生委屈也不能让患者折腾”。无论业务多么繁忙,任务多重,始终坚持定期出诊,对患者有求必应。为方便患者,他的电话号码多年来一直印在病历上,只要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的手机号。哪怕有患者三更半夜打电话,他都耐心答复。在学生、同事们眼中,患者面前的张学文始终从容温和,问诊把脉耐心细致,遣方用药认真周详。有年夏天张学文去汉中出诊,天气十分炎热,身患怪病的病人穿着棉衣棉裤仍然怕冷,要待在生火炉的密闭房间,张学文二话没说进屋看病,汗水湿透了,他却毫无怨言。偶尔遇个脾气暴躁、蛮不讲理的病人,他也不急不躁,和气的态度往往让病人自个红了脸。             小儿子说张学文对病人是最好的,张学文自有道理:“当医生的绝不能和病人计较。中医讲,郁乃百病之源。病人的情绪很多时候都和病情相关。”这和他把脉问诊“重情志”、“问眠便”一脉相承。             在咸阳,张学文人称“神脉”。只要他一把脉,病人的性格、病情和病因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咋一听都觉得玄。跟诊学习的学生们却清楚这一点都不神秘,关键在“用心”。每次把脉时,张学文总会看似随意地和病人拉几句家常:家里都有什么人,最近工作还顺心吗等。亲切自然,让人如沐春风。貌似闲聊的信息再综合望闻问切,病人的情况自然就了然于胸。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学文喜欢下乡到群众中去。他曾不畏艰险多次深入兴平、户县、周至等出血热疫区防病治病。今年暑期,80岁高龄的他还利用周末去陕西长武县进行义诊。除定期在研究所和两所附属医院出门诊外,张学文现在仍常常受邀在院内外会诊。全国各地慕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他常常每天要连续坐诊六七个小时,经常是一坐两三个小时动都不动,连水都顾不上喝。             从医60余载,张学文始终坚持医德是行医之本,带徒弟教学生,总是强调医德先行。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他觉得多少与医生态度有些关系。“医生态度好,认真,医术差点也能得到病人谅解。本事不大脾气不小,肯定不行!”             性情耿直的他毫不掩饰对一些医院片面追逐经济效益的异议和对个别医生收受红包、拿回扣现象的反感。他说:“一个人做生意挣不来钱是没本事,但当医生如果成天想着挣钱,就缺德了。医院决不能拿经济收益来衡量医生的好坏,否则就走歪路了。”
济世活人

            “医生要敢于治病,善于辨病,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对待病人。”             在很多人眼中,中医更多以治疗慢性病、养生调理见长,很多急重症患者都是被西医判了“死刑”,感觉没希望了才找中医碰碰运气。             “中医不是慢郎中。”在业界有“中医急症高手”美誉的张学文认为,纵观我国古今疾病的防治,中医在急症上的治疗优势功不可没。中医不仅能治急症,而且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             多年来,张学文潜心内科急症的研究和探索,特别在中风、高热、昏迷、中毒等的机理探讨和治法方药研究中,积累和总结出一整套疗效卓著、方案成熟的治病策略和方法。而他妙手治愈各种疑难怪病,甚至让生命垂危的病人起死回生的典型病例,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             1977年,张学文被派往岐山县高店镇办学。当天傍晚大家一起散步时,惊讶地发现所在地段医院抢救室外放着一口棺材,进去一打听,原来是一名村妇喝了农药“敌敌畏”,医院抢救了一天仍未脱离危险,吩咐家人准备后事。“我来看看!”张学文立即上前诊疗,果断采用自创中药“绿豆甘草解毒汤”为病人洗胃、鼻饲、灌肠。“患者属于热毒伤阴证型者,此方可以排泄毒素,保护阴液。”在张学文等人的全力抢救下,一只脚已踏进鬼门关的患者,病情竟然在第二天奇迹般好转,10天后痊愈出院。张学文一时名声大振。             1999年5月的一天,一个面色青黑,骨瘦如柴,腹大如鼓的患者被抬进张学文的诊室,等候就诊的病人吓得纷纷“逃离”。家属眼泪汪汪地说,患者在西安某大医院被诊断为“急性黄疸型重症肝炎”,住院治疗了40多天,病情日渐加重,医院已让准备后事了。             “他是患了中医上叫做‘女痨癉’的一种少见疾病,属于黄疸病的一种。”仔细诊断后,张学文说,辨证属于肾气亏虚,血瘀疸阻,遂采用“益肾、活血、退疸”法治疗。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病人服药3天就有了效果,7天后病情明显减轻,两人搀扶就能下床慢慢行走。两个月后临床痊愈。喜出望外的病人和家属逢人就夸张学文“神医”。十几年后,这位患者特意来找张学文看高血压,说他的肝病再没复发过。             暑热炎炎,人们穿短袖短裤都汗流浃背,陕西中医学院门口却来了一位身穿棉衣棉裤、戴着皮帽手套的“怪人”。原来他患了一种三伏天也怕冷的怪病,多方求医问药都没见好。因为怕冷,他已经10多年没有出过门了。经多方打听,他抱着最后的希望来找张学文。张学文诊断之后,认为是体内虚寒所积而形成淤结所致,遂采用“温阳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坚持服用一年后,病人欢天喜地地扔掉穿了10多年的棉衣棉裤、皮帽手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个病人在切除脾脏后的60天内,在大医院花了57万元都控制不住病情,吃了他开的10余剂中药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他用中药内服外敷法成功抢救过出血热急性肾衰无尿患者;运用中医药辨证救治高热惊厥、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急症患者,效果显著……             从医60余年,张学文这样从死神手上抢夺回来的生命数以百计,治愈的疑难病症成千上万。据初步统计,其中有案可稽、值得总结整理的病种就多达12大类、百余种。             张学文说:“做医生的不可能把所有的病都治好,每年都会碰到一二十个疑难杂症,但医生要敢于治病,善于辨病,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对待病人!”
薪火相传

            “打造中医名家,需要院校培养的‘大锅饭’加师徒传承的‘小锅炒’。”             “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传授医术不厌其烦。对学生不但有学术要求,对为人品行要求更高。同时,他率先垂范,实为楷模。师从导师多年,受益匪浅。”张学文的学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姜良铎这样评价恩师。             在中医教学上,张学文十分注重中医典籍和临床经验的结合。出血热曾是陕西的一种多发危重病,患者在少尿期和休克期极易死亡。张学文多次去疫区治病防病。在给学生们讲解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之时,他特别以出血热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实例,旁征博引叶天士、吴又可、余师愚、喻嘉言等温病大家的有关论述,以及江苏、江西、湖南、浙江等地现代名家的相关见解,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记牢了。             “五十不止身无病,数内有止皆知定。”张学文边为患者诊脉,边告诉学生,从脉搏跳动的快慢、强弱以及有无间歇,可以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他把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老师的点拨往往让我们茅塞顿开,受益终身。哪些病自己看了觉得效果好,哪些效果不好,要总结一下看哪种方法治疗这种病和这类病更好,他连这些都会和我们交流。”一位研究生感动地说。             “中医教育必须突出中医特色,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培养人才,不能套用西医的教学模式。”作为陕西中医学院原院长、首届培养学术经验继承人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学文对人才培养有自己的心得。中医之所以临床疗效显著,深厚的理论功底是基础。中医学院的学生必须熟读经典、勤做临床,善于吸纳其他医学优势。临床中医要依据中医理论选方用药,不能单纯凭借西医药理研究结果来堆砌中药。             “当前,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比任何时期都更为紧迫,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培养中医名家,打造中医药一流品牌。”在今年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张学文提出,打造中医名家需要“大锅饭”加“小锅炒”。他认为,中医院校的培养是“大锅饭”,师徒传承等形式则是“小锅炒”。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瑰宝,传统的“师带徒”传承方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要重视经验传承,促使新一代名医脱颖而出。             张学文的学术思想和医风医术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张老师反对单纯搞科研,认为科研必须立足于临床,为临床服务,必须解决常见病、重病和疑难病问题,这样的研究才对别人有帮助,推广出去才能让中医更好服务患者。”对此,张学文学术思想继承人、陕西中医学院心脑血管研究所副所长王永刚深以为是。             执教50余载,聆听过张学文教诲的学子不计其数,他手把手精心培养的弟子百余名,遍及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很多学生已成为享誉全国、闻名海外的高级中医药专家。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对晚辈后学的赞许,更是对他们的期望。”提及高徒爱生,张学文一脸骄傲。“他们对现代医学懂得很多,我经常要向他们学习。几十年教学相长,彼此都收益很多。”             因在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传承、梯队建设等方面的贡献,张学文先后荣获“培养中医药人才贡献奖”、“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把多年的诊疗经验和心得体会传给学生,这是我现在最喜欢也是感到很有乐趣的一项工作。”张学文说。除了在医院和研究所坐诊、带博士生和徒弟外,耄耋之年的张学文还经常不辞辛苦奔赴国内外各地讲学带徒,为弘扬和发展祖国的中医药事业四处奔走。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如今还活跃在中医药前沿的算上他不过二三人。             采访结束时,记者看到桌上有张学文的一张手书:“耿直为人,认真做事,实事求是,是我做人的原则;治病救人,培养学生,是我日常的工作;继承发扬、整理创新祖国医学,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顺着质朴工整的笔迹,一位国医大师一生治学行医的心声流泻而出,如同他的为人,于简单朴素中闪耀着动人的魅力,让人心生敬仰。
张学文小档案

            张学文,1935年生于陕西汉中,先后担任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同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其成就和事迹分别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美国《世界名人大辞典》、《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以及《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当代世界传统医学杰出人物》等书。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