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大四项育人工程推进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0.09.2015  16:33
            2015年暑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058支社会实践队,上万名获立项资助的学子开展了分层次、全覆盖、梯度递进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志愿者与国际志愿者一起教残疾儿童打鼓
            ——推进道德育人工程,树立志愿服务新风尚。一是
以“汇聚青春力量建功美丽中国”主题,178支绿色环保宣传服务队开展环保和生态文明宣传,发放问卷调查5000余份,形成案例报告110余篇,为地方政府打造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建言献计。 二是 以“实现青春价值 接力中国梦”为主题,91支实践队紧密结合基层需求,赴全国14个省份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扶贫、教育帮扶、智力支持等实践活动600余次。在基础教育薄弱、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栏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室17个,青春驿站22个。 三是 以“促进基层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为主题,“科技IT菁英”实践团到定点扶贫县,蒲城县、富平县、新校区周边农村等举办电子信息夜校讲座,发放《家电使用保养小知识》宣传单和服务联系卡3000余份,维修家电600余件,为基层单位提供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井冈情 中国梦”暑期实践队在井冈山合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志愿者实践队暑期访谈抗战老战士
            ——打造红色育人工程,传承抗战革命精神。一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3支“老兵的梦想”实践队开展抗战老战士访谈活动,访谈国共抗日老战士89位,聆听抗战故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是 参加团中央2015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集中组织开展了党史学习、红色体验式教育、素质拓展和国情社情社会调查研究活动。 三是 以“传承红色精神,重走办学路”为主题,红色文化调研实践团赴瑞金延安等地追寻“半部电台起家”的故事,体验“工农红军通校”蕴含的苏区精神,体会“千里眼,顺风耳”的传奇,感悟“延安通校”折射的延安精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博研究生实践团赴武汉中原电子就业见习
            ——启动实践育人工程,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一是
以“创新创业立本领,工程实践长才干”为主题,14支博士研究生实践团分赴中航科技集团、中电集团、中船重工、广州电子、武汉中原电子、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进行就业见习实践,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是 以“立足西部建设 服务地方发展”为主题,297支本科生实践队通过“菁英企业调研”计划和“校友企业就业见习计划”,赴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宁波、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了解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三是 以“一带一路”主题,10支校级学生示范团队通过实施重点团队专项计划,在丝绸之路沿线参与社会调查、课题研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子暑期访谈该校深圳校友会第二任会长、中国电子总工程师袁克聪(右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实践团赴深圳访谈校友
            ——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助力实践成果转化。
以开展校友访谈和校友企业文化之旅活动为载体,组建“寻访知名校友追溯西电精神”112支实践队,分赴深圳、浙江、上海、北京、西安等地,访谈336名校友,挖掘“西电故事”和“西电精神”内涵,走访33家校友企业。实践结束后,该校组织了全校公开答辩,进行全面总结评比,将“实践故事”和“实践感悟”进行汇编,对为基层发展作贡献的突出事迹挖掘整理,举办了校、院两级“实践归来话感受”系列报告会,“镜头中的最美实践人”、优秀论文、微电影、摄影作品选和实践成果展等活动,深化了成果的转化。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