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四合”育英才:记西安航空职院与大船集团校企合作

09.04.2015  14:03
            “专业不等于职业,要多向师傅请教,学以致用,完善自己;干活是一种‘待遇’,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吃苦耐劳,忠诚企业,满腔热情,勤奋工作;注重积累,做好表率,充分发挥校企间的纽带桥梁作用。”2014年9月26日下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居礼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钢结构公司(以下简称“大船钢构”)鼓励航空材料工程学院实习学生。在会议室座谈中,实习学生兴奋地汇报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他们表示大船钢构“西航班组”就是西航兄弟姐妹们的家。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居礼看望实习生
            —— 筹备 “西航班组” 2014年9月26日,赵居礼一行三人前往大船集团举行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该集团副总经理陈永义等出席了签字仪式。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平等自愿、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根据船舶领域及相关企业需求,按照“2+1”的模式,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关课程设计。西航职院与大船集团校企合作历程正式启动。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赵居礼(前排左)与大船集团副总经理陈永义(前排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建立“西航班组”。 2014年12月17日,首个西航职院学生班组——“西航铆焊复合型班组”在大船钢构正式成立,该班组成员由2014年6月份首批入职的西航职院学生组成,共35名同学。“西航铆焊复合型班组”创新融合学校与企业先进班组管理模式,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即以学生内部自主投票选举产生领导班子。 成立大会上,大船钢构王常涛总经理表示西航实习生在公司多个岗位实习,人多面广,能力突出,受到车间师傅和集团领导的表扬,公司多个部门都争要学院的学生。同时,王常涛总经理鼓励大家要勇于战胜眼前困难,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学生的有利优势,快速实现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共同努力将西航铆焊复合型班组建设成培育未来专业骨干队伍的摇篮,全力打造公司品牌亮点,为大船集团各生产部门输送一线核心技术岗位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西航班组”发展壮大。 2015年3月18日,西航班组已成立近百日,已独立完成一个8800集装箱船预组分段和30万吨油船三个大底分段装配及焊接,并成功通过船东、船检的验收。班委会每一位成员都凭借着强烈的责任感施展着个人才能,每一名员工也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也逐一攻破。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航班组”

            ——“西航班组”的憧憬。 2015年大船集团与西航职院的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他们将继续扶持复合班组发展、打造大船特色班组,还将为集团本部LNG项目、造船顶级技术岗位输送学员。大船钢构以培育未来专业骨干队伍,打造公司品牌亮点为目标,公司将履行与西航职院签订的协议,随着个人技能水平的提高,各方面福利待遇也将随之增加,在工作与生活上继续帮助与扶持,使之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复合型班组。             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西航铆焊复合型班组”是一座连接西航职院与大船集团的桥梁。它的成功充分验证了“工学四合”系统模式,即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这是西航职院适应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的改革变化,利用得天独厚的基地优势,经过近十年“工学结合”的实践经验提炼而来的。它充分体现了富有实际成效的市场理念、人本理念、开放理念、系统理念及和谐发展理念。它把头绪纷繁的工学结合工作有序化、简明化,有力推动着学校与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文/党杰 孔庆华 王娜)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