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为铜川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14.08.2015  10:40
 

  近年来,铜川市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支持能源清洁化,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加快建设风力发电厂和光伏产业园,新能源的发展为铜川市经济社会提供了新的动力。

  建国以后,铜川作为重要的煤炭和建材基地,为国家贡献了5亿多吨原煤和1亿多吨水泥,而环境质量却每况愈下,曾被中央电视台报道为“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铜川的环境问题根子在煤,在于传统能源,但铜川短期内不可能彻底摘掉“传统能源基地”的帽子,必须走能源清洁化的道路,通过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打造休闲养生城市。

  一提起火电厂,人们印象中往往都是冒着黑烟、走路捂鼻的形象,但在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却是另一番模样。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建有两台60万千瓦空冷燃煤脱硝机组,作为我省乃至全国重点节能减排单位,电厂投资3.5亿元,采用西安热工研究院燃煤锅炉烟气污染物一体化协同脱除超低排放技术,对脱硫、脱硝和除尘系统进行综合改造。截至今年5月29号,1#和2#两台机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机组运行稳定,各项指标正在持续监测之中。根据统计数据,该厂超低排放改造后,SO2、NOx、粉尘的排放量分别仅占改造前的7.0%、35.4%、10.8%。华能铜川电厂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超净排放电厂。

  随着近年来全市煤炭等传统能源可开采年限的不断减少,新能源开发利用刻不容缓,同时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倒逼着清洁型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对调整铜川市能源产业结构、缓解能源压力、实现节能减排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位于耀州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内的100MW光伏农业产业园项目,是铜川市首个集光伏农业大棚技术与农业化生产研发相结合的产业项目。该项目占地3000亩,总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农业大棚756栋,棚顶光伏电站安装容量100MW。该项目开发事业部经理李海瑞告诉记者,项目有机地将工业与农业产业化发展融为一体,集中光伏并网发电与规模化农业发展优势,通过土地的立体综合利用和一二三产业联动,提高土地的经营利润和生产附加值,实现工业化绿色发电与规模化农业种植的长效发展目标。在节能减排方面,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1.2亿度,相当于年均可省燃油2700万升或节省标准煤约4万吨,这就意味着每年减排温室气体CO2约10万吨、SO2约700吨,年均节水3.4万吨,年均减少因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粉尘近3万吨。

  在支持能源清洁化和建设光伏产业园的同时,铜川市又依托丰富的风能资源,在印台区阿庄镇和宜君县云梦乡投资约4.5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为4.95MW的风力发电厂。在印台区王石凹李家塔煤矿采空区、碳庄塔村农用地及部分荒坡地等,投资30亿元,建设总规模为300MW的我省第一个、全国最大的农光互补项目。城市交通方面,对全市公交车辆全部实行油改气工程,今年又在全省率先购置了国内最先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客车投入主要线路运营,使全市公共交通节能减排水平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购置了一大批各类功能的新能源环卫车辆用于城市治污降霾,向农村投放300多辆小型纯电动环卫车辆用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城乡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自行车等项目,向清洁能源新道路迈出了大一步,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共同愿景。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