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航天人组织报告会迎接“国家航天日” - 为中国航天提供陕西动力

26.04.2016  17:31

2016年4月24日《三秦都市报》第三版

      今天是首个“国家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昨天,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在航天六院组织了一场专场报告会,讲述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团队创新事迹。报告会以“弘扬航天精神,共铸军工梦强国梦”为主题,千余名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的干部职工代表听取报告。
      “作为一名航天人,得知4月24日被确定为国家航天日之后,非常高兴,标志着整个国家强盛了。”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建华兴奋地说,“从此之后,中国航天迈入了世界航天强国的行列,而不仅仅是世界航天大国或者航天器发射数量多的国家。这有利于我们传承航天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培植自主创新的意识。中国航天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因为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作为我来说,要和我们的团队一起,给中国航天提供更好的动力。
      陕西作为全国国防军工大省,也是航天科技工业聚集地。如果将一次次的航天飞行任务拆解开来看,其中陕西元素恐怕占据多数。
      航天六院:成就陕西金牌动力
      从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到我国载人交会对接,从我国第一枚战略导弹,到新一代“杀手锏”武器的成功研制,航天六院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了迄今为止中国所有的卫星和航天器,圆满完成了载人航天、高新工程、二代导航、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各项任务,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中国航天实现技术跨越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陕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今年,我国将用航天六院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推举我国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首飞,再次展示陕西航天科技一流的创新实力。
      航天四院:自主研制铸就“生命之塔
      运载火箭发射是航天员登上天梯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威胁航天员的故障大多发生在火箭发射阶段,因此解决火箭发射故障逃逸救生技术,成为一项受到世界关注的难题。目睹“神舟”飞船发射的人们一定会注意到,在火箭顶端有一个类似避雷针的尖塔状装置,它的作用是,在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万一发生危及宇航员生命安全的故障,它能够迅速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舱体带离危险区域,帮助宇航员逃生,因此被誉为火箭上的“救生艇”。
      作为一项完全从零开始的全新技术,在国内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而国外始终对该项敏感技术实行封锁的情况下,航天四院毅然选择了走自力更生、自主研制的道路,并且依靠固体动力技术领域雄厚的技术、人才实力及前期成功的演示试验,一举赢得了研制任务。
      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开展以来,航天四院一直承担着逃逸固体发动机的研制重任。自“神一”到“神九”,航天四院提供的逃逸系统发动机凭借着极高的安全可靠性,经受住了考验,圆满完成了任务,成为航天员大胆巡天的“定心丸”。
      西安航天771所:三重保障的不死机“大脑
      在卫星进入预定轨道飞行前,地面不能对其发出指令,此时的指令程序都是在起飞之前计算好的,箭星分离时间、分离方法都离不开箭载计算机。所谓箭载计算机,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火箭上的计算机,它是火箭的“大脑”。火箭点火、起飞推进阶段,火箭飞行过程中方向的控制,速度调整,从一节火箭到二节火箭过渡,进入预定轨道飞行,全靠的是计算机控制。位于西安的航天九院771所研制的箭载计算机,成功率可达到0.9998,也就是说,实验10000次,仅有2次可能发生故障。
      为预防“死机”,771所首次采用三冗余技术:假如计算机在第一条回路遇到故障,它将自动选择第二条回路,如果第二条回路仍然故障,计算机将自动选择第三条回路。
      504所:陕西“智造”助力北斗导航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家族的新成员——第18颗、第19颗北斗导航卫星有效载荷去年成功开通,而北斗导航“双星兄弟”的关键载荷产品,都是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原504所)“智造”的。
      建设北斗全球导航系统,不仅仅是产品的国产化和实现“自主可控”,承担任务的陕西航天人有更高要求,不断增加“智造”的含金量,赶超国际一流,建设与GPSⅢ水平相当、具备自身特色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西安分院在原子钟、行波管放大器、固态放大器、微波开关、大功率隔离器等5大类19项国产化部件方面推进研制。在北斗“双星兄弟”有效载荷和星间链路研制过程中,西安分院“全国大联合”,形成了由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组成的研制队伍,实现有效载荷部件100%国产化,增加了“智造”的含金量。
      西安光机所:一步步见证中华民族千年探月梦
      2004年1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西安光机所为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三号任务研制了多个有效载荷与部件,见证了我国探月工程的一步步脚印。
      嫦娥一号(首颗探月卫星),西安光机所分别承担了为月球“画像”,即获取全月球影像图,以及参与完成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分布特点等两大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二号,西安光机所研制的CCD立体相机,用堪称完美的表现成功获取分辨率约1.3米的月球虹湾地区高清晰图像,并获取7米分辨率的全月图,为嫦娥三号的落月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嫦娥三号,携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奔向月球。由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巡视器有效载荷全景相机,承担着陆器和巡视器互相拍摄(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的标志)、随巡视器对月面开展巡视勘察两项工程任务及获取月表巡视区的三维光学图像;西安光机所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共同研制的着陆器有效载荷紫外月基光学望远镜,承担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的科学任务,这是世界月球探测史上的创举;西安光机所研制的箭载摄像装置对运载火箭发射、飞行过程实时监测,使嫦娥飞天首次实现现场直播;西安光机所研制的巡视器导航、避障相机光学系统在月面巡视勘察过程中导引巡视器安全行驶;研制的星敏感器光学系统辅助卫星及着陆器定姿测量。
      本报记者石喻涵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