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基地战“疫”故事 | 职责所在使命必达

22.02.2020  10:01

    疫情防控步步为营

  灯火阑珊处

  一线工作人员依旧在忘我忙碌

  疫情一天不散 就绝不离开

  除夕阖家团聚时,郭海烽接到电话要求到航天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到,随即,郭海烽就进入疫情防控战时状态,传递指挥部命令,协助建立工作办法。

  大年三十至今,因为疫情防控工作,郭海烽还没有回过家,几乎寸步不离工作岗位。

  

  疫情防控指挥部刚一成立,分配在协调组的郭海烽就开始了繁忙的工作。

  打电话传达征调命令通知人员到岗同时,手头的工作也在继续,从建立疫情安全管理制度、台账、收集汇总资料、领导包抓小区方案,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专班的人员安排、指挥部临时支部党建等工作,都有郭海烽的参与和努力。

  为了同事们能够快速了解、处置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情况,郭海烽举一反三,学习借鉴先进城市区域处理经验,结合航天基地实际制定出完整的工作流程,提升相关小组和人员的工作效率。

  听妻子说,前几天孩子生病时嘴里还念叨爸爸,郭海烽很难受。工作忙起来,给妻子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都顾不上,当妻子抱怨他很久没回家电话也不打时,郭海烽只能急匆匆解释。

  妻子现在不打电话,只是每天在微信上给他留言和发孩子照片,郭海烽知道这是妻子对他工作的默默支持。

  疫情防控工作带有突发性、应急性特点,郭海烽都是第一时间站出来,第一时间顶上去,将责任抗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每一天过得很快又很慢,快的是每天有很多工作要处理,慢的是心里不停的企盼疫情快些过去。”他揉揉发涩的眼眶,眼里有些疲惫,眼神无比坚定。

   随叫随到 恪尽职守抗击疫情

  航天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组周涛一直是24小时在岗,在指挥部最忙时,他手里电话就不断。衔接协调工作需要精准,有时面对面协调更直接,所以走来走去是常事,大家同样是在一栋楼里的指挥部内办公,周涛的微信运动步数却能达到15000以上。

  自从被抽调到航天基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周涛便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最初在文字材料组时,周涛负责指挥部资料整理、工作简报、办公室文件处理等工作,经常凌晨两三点还在收发文件。“你见过凌晨两三点的航天基地吗,我们天天见!”周涛笑着说,高强度工作的又不是自己一个人,整个指挥部都是24小时全天候。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当航天基地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后,调至协调组的周涛负责疑似病例专班的工作方案起草、职责分工、人员编排、资料报送等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疑似病例的各项信息,通宵工作是常事。

  提及家庭的时候,周涛显得有些歉疚。母亲年前才刚刚做完手术,还在康复期,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可他却不能陪在母亲的身边。妻子身体柔弱,不但需要在家在线办工,同时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家里重担都是妻子一人肩挑。

  舍小家为大家,周涛忍下心头的挂念和内疚,始终奋战在抗疫前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冲锋在一线,但我能毫无保留的将手头的事情做好,也算是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周涛如是说。

编辑: 石悦琳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