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生文化课复习很关键

22.10.2014  14:40

导读: 在每年艺考报名的日子,美术、音乐、表演、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的招生都吸引了数以百万的“追梦人”。


  一边是“艺术人才饱和”的权威言论,一边是“100:1”的惊人录取率,虽然今年的艺考略有降温,但全国仍有几百万考生踏上这条独木桥。在每年艺考报名的日子,美术、音乐、表演、编导等艺术类专业的招生都吸引了数以百万的“追梦人”。而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窘境却是不争的事实,人们不禁要问——

   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艺考竞争将更激烈
  黎曼从去年8月开始一直“漂”在北京,准备油画专业的艺术考试。她租住在北医三院家属楼,而这幢家属楼里还住着至少10个来北京“赶场”的艺考生。“每年2、3月,是艺术高考的专业考试时间。”黎曼说。
  近些年,除了本来就有的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老牌著名高校之外,各地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设艺术专业,艺术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据统计,近10年来全国开设设计艺术类专业的院校猛增到近1400所。目前名目繁杂的艺术考试主要分为三类,一类以表演专业为代表,这类考试因传说中的“神秘性”,最受大众关注;一类是美术专业,在艺术考试中几乎占据了统治地位;第三类是播音主持、编导、戏剧文学等专业,对艺术基础要求相对较低。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艺考的录取率已逐渐低于普通高校的录取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并未改变。再加上今年紧张的就业形势,让更多家长希望孩子进入名牌大学的艺术专业,艺考竞争将更激烈。

   艺考成进名牌大学的捷径?
  “6小时油画培训班课程,2小时文化课复习”,这是黎曼每天的备考时间表。她的文化课成绩一般能达到300分,在普通高考里能否达到专科分数线还是个疑问。但对艺考生这个成绩却处于中上水平。只要她艺考发挥出色,考上名牌大学“希望特别大”。“我们的目标就是冲着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来的”,据黎曼介绍,班里同学在艺考报名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同一所学校里报几个不同的相近专业,比如选择清华美院的油画专业和美术设计专业,另外一种方式则受到更多艺考生的推崇:报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比如同时报考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产品设计专业。“第二种方法更节省时间,提高录取命中率。”黎曼说。
  过恩均是一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他参加了2009年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编导专业的艺术考试。他说,自己并不怎么关心艺考形势,“报名时候,家都不知道参加考试的有多少人”,报名后,即使知道报名人数太多,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参加艺考的一部分学生的确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绝大部分则是因为参加普通高考的成绩欠佳,希望通过艺术考试跨过高考独木桥。”刘望说。他今年28岁,参加过2次“艺考”,5年前毕业于北京某著名院校电视编导系。
  刘望来自咸阳某小县城,他当年的文化课成绩加起来不足300分,“若不是参加了艺术考试,我可能连大学都上不了”。在大学毕业之后,刘望专职“揽私活儿”拍DV。据他透露,他原来的拍片起步价是3000元,因受经济危机影响,调整到目前的2000元。“一个片子大约拍一周吧。”提到他在山东本地的一些中学同学,“没考上大学的,中学毕业后当了普通工人,一个月几百块钱。”
  秦都区某艺术考试职业培训学校的沈老师说,他去年执教的美术班一共60个学生,“单单凭文化成绩,绝大多数很难进入普通高校,没学历以后出路就成问题。”一位姓张的家长认为,就目前来说,成绩不好的孩子通过艺术考试进入大学是一条捷径。“大多数艺术生若走普通高考的路,得到的学历肯定不如现在的好,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就成了问题。”

   艺考是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
  美术考生林林的家长李女士算了一笔账,除了学画画必要的水彩、铅笔、纸张等,仅林林双休日上培训班的费用一个月就要2000元,另外补习文化课的家教每小时50元。“一个月加起来至少4000多元吧,真让人发愁”。黎曼参加的培训班在郊区月制3000元,半年制12000元。班里30多个高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20个孩子选择了集中住宿,“一个月大概4000多元”。黎曼和其他租住民房的同学则一个月大概6000多元。
  沈老师表示,即使投入甚大,还是有家长争先恐后带着孩子来参加艺术考试。家长刘女士也表示,带着学钢琴的女儿,租住在彩虹小区的居民楼里,“一个月租金900元,还有水电费、伙食费等”,但刘女士乐观地认为,只要女儿能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付出的高额投入就能得到回报。
  刘望认为,参加艺术高考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竞争太激烈,只有少数人才能梦想成真。”
  “艺考投入的财力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回报。”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美术设计系的张琦岳透露,他4年前参加两次艺术考试,花费将近7000多元,在毕业将近一年后才把钱赚回来。
  专家指出,参加艺术考试的考生一般都带着艺术热情,但未必所有的艺术考生都适合走这条路,加上参加“艺考”必然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学生必须想明白是否真的喜欢艺术、适合艺术才去挤这座“独木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