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陕西:芦苇婆娑风光美“生态安澜”新渭河

14.07.2015  12:24
          站在宽阔坚固的防洪大堤上,耳边是芦苇荡传来的“沙沙”声,眼前波光潋滟的河面上是嬉戏的野鸭。这是记者6日在宝鸡岐渭水利风景区看到的景象。
     
          依托陕西渭河综合治理建成的岐渭水利风景区,改变了市民对渭河脏、乱、臭的印象,将渭河沿岸打造成为市民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岐山县渭河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魏军刚说,这里没治理之前,是荒草滩、臭水沟,没有人愿意过来。随意采沙、污水乱排现象严重,河里几乎没有鱼。
     
          2011年2月渭河陕西段综合治理工程的正式启动。作为渭河综合治理工程中的重点景观惠民项目,岐渭水利风景区也随之开工建设。其中“芦苇生态景观长廊工程”被树立为陕西省渭河治理样板工程。

岐山县水利局纪委书记李军锐说,芦苇生态景观长廊工程总投资资4300万元,先后从杭州的西溪湿地及白洋淀等地引进了金叶芦、卡开芦、莲花灯等水生植物24种,总共12万株。目前已建成湖面16处,形成景观水面38万平方米,小岛19处,栽植芦苇和水生植物400亩280多万株。2014年岐渭水利风景区被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我们下大力气改善渭河的神态环境,曾经污浊不堪的渭河正逐渐变清,多年不见的白鹭、野鸭也重回渭河之滨。被称为‘鸟中的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去年也到这里栖息。”魏军刚说。
     
          波光粼粼,芦苇摇曳,曲径通幽的小道,以《诗经》命名的亭子……这里虽不是江南水乡,但江南美景却赫然在目。芦苇生态景观长廊的建成,极大改善了渭河岐山段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也为沿岸群众提供了极佳的休闲场所。

          “这里现在就像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一样,每天从早到晚来景区的群众足有三四千人。到了周末,周边的一些市民也特别驱车赶来这里游玩。”岐渭水利风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
     
          据介绍,岐渭水利风景区已建成河流景观带、滨河休闲带,城市休闲区、原生态保育区、芦苇核心区、水质净化示范区,水生植物繁育基地的“两带四区一基地”,做到了人为干预最小化、自然绿色最大化,实现自然、绿色的和谐。
     
          岐渭水利风景区只是渭河全线综合治理中众多美丽景观中的一个。陕西省治渭办专职副主任党德才说,“目前,渭河沿线已打造出了多个景观节点,免费向市民开放游览,渭河正在成为沿渭河最大的河滨公园和全国最长的百姓体育健身长廊。我们最大的生态公园的初步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短短几年,满目疮痍的渭河滩华丽变身,让人惊叹不已。咸阳两寺渡村83岁的老人冯强文指着河边几位钓鱼的人说,“河堤变宽了,河水变清了,以前的荒滩荒地都变成了公园了,钓鱼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在冯强文老人看来,随着渭河综合治理的持续推进,渭河沿岸居民的生活一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