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碑刻》出版发行

11.12.2014  17:52
  

近日,我院古籍研究所所长吴敏霞研究员主编的地方碑刻文献《药王山碑刻》一书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陕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年度项目。

药王山,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原耀县)城东2.5公里处,相传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栖隐之地。唐代以前,药王山就有宗教活动,曾经是佛教和道教竞相发展的教区之一。唐开元十一年(723),信奉佛教的京兆府兵曹参军卢涣为其妻造佛像于东山,并于孙思邈故宅扩建宝云寺,从此药王山成为佛教丛林。后经唐武宗灭佛,此地道教乘之而起,于药王山重建道教宫观以祀孙氏,其后楼台朝朝增修,碑石代代刻立,遂成为道教圣地。

药王山碑刻是药王山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药王山本身的摩崖造像和记事碑石之外,还包括大量出土于耀州区各地的珍石名碑。目前,药王山共有各类碑石279通。其中北魏16通、西魏9通、能确定属北魏或西魏但无具体年代者22通、北周23通、隋35通、唐13通、五代梁1通、北宋4通、金8通、元19通、明48通、大顺1通、清77通、民国3通;以形制而论,有刻石、碑碣、塔铭、墓志、经幢、造像、摩崖、地莂等各种类别。这批碑石中,原属药王山的碑刻共有149通,且大多与药王山、孙思邈有关。

药王山碑刻不仅是探索药王山历史沿革,研究孙思邈其人其事及其思想与医药学成就的宝贵材料,也是多学科研究的一个资源宝库。精装8开本《药王山碑刻》,全书300余页60多万字,书中每通碑刻均有大幅高清图版,并配以录文及详细说明文字,为相关领域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准确完整的第一手文献资料,搜集之力、整理之功,嘉惠学林。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