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 切实推动审判工作高效开展

07.04.2015  19:4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为更好地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根本保障,对人民法院公正廉洁司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我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有关规定,进一步增强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理念。现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感,就如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谈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抓学习重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强化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基础所在。要通过紧抓学习教育不放松,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不称职”。一是抓思想教育。坚持每月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每周一次的全院干警集体学习制度,通过记学习笔记、写学习心得和作调研文章,着力提升广大干警的廉政意识;二是抓廉政文化。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功能,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通过建廉政档案、听廉政党课、观廉政影片、挂廉政版画、办廉政考试和发警示短信等形式,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对干警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全院形成人人思廉、人人讲廉的良好氛围。     

        二、抓分解重落实,细化主体责任

        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勇于担当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通过“三个强化”,确保不让主体责任空对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党组议事日程,与审判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各党组成员为组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要求所有党组成员主动履责、积极负责、敢于担责,用党组的示范效应带动全院良好风气的养成,为落实主体责任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责任分解。严格履行“一岗双责”,院长与分管院长、分管院长与部门负责人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责任人既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又要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从而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三是强化制度落实。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建立办事公开、首问负责、岗位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实行全院干警挂牌上岗、立案信访大厅摆放服务监督牌、公开告知干警去向和投诉电话等举措。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公车管理,节假日和周末期间集中封存所有公车。通过制度的刚性运行,确保让“禁令”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带刺的“紧箍咒”。

        三、抓考核重监督,强化正风肃纪

        权责对等、失责必问、违责必究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根本保证。因此,要通过从严管理,使广大干警筑牢坚守底线、筑牢防线、提升标线、远离红线的监督墙。一是拓宽监督范围。完善电话、信箱、网络和信访“四位一体”举报网络,通过开通举报电话和院长信箱、聘请廉政监督员、举办法院开放日、开展庭审观摩、采用人民陪审团审理案件、征询旁听公民对裁判的意见建议、上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利用微博和视频直播庭审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严格考核管理。政工、审管和纪检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细化考核内容,突出考核重点,实行每周一汇总、每月一公示、每季一点评,大到办案指标完成情况、小到干警出勤情况均予以公示晾晒,对考核优秀的部门作为典型进行正面宣传,对重视不够、落实不力、考核不过关的庭室及负责人予以全院通报和末位排名公示,在全院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树立正确导向。要创新业绩评价机制,完善岗位目标考评机制,摒弃数字游戏,彻底改变单纯追求结案数的习惯做法,并将考评结果作为法官选拔、晋级、奖惩的依据。同时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把脚踏实地、政绩突出的干警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保证干警的付出得到认可;四是强化执纪问责。紧盯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重点评查改判发回、涉诉信访和群众投诉等案件,集中整治“六难三案”和“吃拿卡要”等问题。对出现重大瑕疵和缺陷的案件进行全院通报和责任倒查,切实做到有职就有责、任职必负责、失职要问责。

        总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关键在行动,根本在担当。今后,我们要用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创新的思路和更加扎实的举措,严抓审判监督,严防干警违纪,严惩司法腐败,全面打造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查究的党风廉政防线,为进一步推进公正廉洁司法、促进辖区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