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河铁路上的陕西“铁军”

25.09.2014  15:51

9月16日10时16分,随着中国中铁一局新运公司铺架施工人员将最后一节轨排稳稳落下,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桥头堡建设重点工程——蒙(自)河(口)铁路全线铺通,为年内开通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蒙河铁路全长141公里,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像一条卧龙盘踞在云贵高原滇南的深山里。它是泛亚铁路东线中越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昆河线玉蒙段的 蒙自北站,途经屏边,南至云南边境开放城市、国家级口岸——河口,并通过米轨铁路与越南铁路网相连,是云南省出境的国际铁路通道。

该条铁路穿越滇南热带山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便道崎岖,路险坡陡。海拔落差1000多米,线路坡度大,桥隧比例高,特大桥梁和长大 隧道占据整个工程的六成以上。据中铁一局新运公司蒙河项目部的项目总工袁克强介绍,该段铁路全线共有隧道31座,桥梁36座,桥隧占全线78%,沿线地质 条件复杂,气候异常炎热,交通不便,给建设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有一位早年间到过滇南的老人是这样形容那里的自然环境:“抬头看不见天,下脚踩不着地。山路崎岖,到处深沟密林,一不小心掉下去那就是粉身碎骨。深林里层 层累积的树叶没过膝盖,左脚迈出去,右脚还没跟上,小腿就已经爬满了虫子。白天,天气热得像是把你放在蒸笼里蒸烤;夜晚便被各种类别的虫子包围”。

对于生活在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的人们来说,很难想象在崇山峻岭中跋涉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更何况,是要铺路架桥。

在烈日炙烤着的工地上,记者接连给安全质量部的杨恩杰抽了三张纸,可是丝毫不起作用,他刚擦了左边,右边脸颊上的汗水还没揩干,左边新出的汗水就又流到了下巴。

这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和杨恩杰一样来自陕西的一位工友告诉记者,“地热隧道里才是真正的热,温度高的时候几乎接近50度,电视台的人把摄像机拿到里面 根本用不成,全是雾气,工人在里面都是光着膀子干活”。由于隧道里面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机车冒出的浓烟没法扩散,高温加上浓烟,没几天,工人们被烤得 一个个成了黑炭,除了牙齿是白的,吐出痰都是黑的。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给每台参与铺长轨的机车都配备了氧气瓶、防毒面具和防护眼镜。

为了赶工期,中铁一局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工人们基本是轮班休息,一天24小时坚守工地。该项目党工委书记李英利带点调侃口吻却充满诚挚地说:“谁 说我们是三秦懒汉,干起活来可是不要命的”。他表示,这个项目面对如此多的艰难险阻,全靠工人们兢兢业业的努力和坚守。

来自 汉中 城固 县的杨建文告诉记者,自己做的焊接工作是每孔桥梁架设过程中最危险的工种,但是在铁路战线上奋斗了二十几年,他从没有出现过大的事故。

提及有关家人的话题,杨建文在脸上用手抹一把水,不知道是汗,还是泪。他说,母亲已经八十岁了,几十年如一日都是妻子在照顾着,两个孩子,也全由妻子一手 带大。自己能跟家人相处的时间,一年不过十几天。“不过,两个孩子都很懂事,他们跟我很亲,我认为这是我二十几年辛苦得最值得的地方”。杨建文表示,作为 一个普通的工人,没有多大的抱负,能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他说:“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是可以自豪地对孩子们说一句:‘看,这是老 爸当年修的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