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移民搬迁新居16户贫困群众告别土坯房

30.09.2015  08:55
  近日,蓝田县洩湖镇下付村村民闫来者高兴地说:“村里人祖祖辈辈住的都是土墙碎窗子的房子,这次移民搬迁让全村人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还不用自己掏钱,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老汉眼里充满了幸福。   下付村地处蓝田县洩湖镇东北部13公里的岭区,全村平均海拔1100米,群众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从2013年开始,下付村抓住县上扶贫移民机遇,启动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013年、2014年两年时间内,整合危房改造资金零散安置住房条件困难群众28户;2014年9月启动下付村幸福院建设,针对16户特困户无自筹资金能力的实际,洩湖镇和下付村主动争取和整合民政、扶贫等补助资金,为贫困群众在安置房统一修灶台建土炕,并购置电磁炉、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在此基础上,还在搬迁新址建设了健身广场、集中供水、绿化亮化、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目前共建房35间,安置贫困群众16户32人,这些群众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洩湖镇下付村16户贫困群众告别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这只是蓝田县在扶贫攻坚战中实施移民搬迁帮助群众摆脱贫困的一个缩影。   捆绑资金,让群众盖得起房。 2013年,省市出台了移民搬迁资金补助政策,蓝田迎来历史性机遇。蓝田县紧密对接省市补助政策,并聚合土地增减挂钩、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采取“整村搬迁、集中安置、零散改造”等三种形式,将生存环境艰苦或居住条件差的7006户27839名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三年移民搬迁规划。2013年、2014年,两年投资6.8亿元,搬迁4457户17643人,2015年启动2549户,10196人移民搬迁。   全程监管,让群众住上安全房。 蓝田县始终把尊重民意作为推动移民搬迁工作的第一原则,是否搬迁问询民意、规划选址听取民意、质量把关来自民意,重点把好项目规划、项目预算、施工队伍选择、工程质量、建材质量、督促检查、验收决算、后续管理“八道”关口。同时,还请贫困群众当“监理”,与工程监理一道,全程管控建设质量,使移民安置点成为百姓心中最稳固的建筑。   完善配套,让群众住上舒心房。 在移民搬迁的牵引下,农村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也同步提上日程。2200公里通村水泥路,516公里村组水泥道路,回环流淌于峰岭之间、沃土之上,滋养着古老而又年轻的蓝田大地。改造中低产田2万余亩,实施坡改梯田1万余亩。农村实现标准化卫生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全覆盖,群众在广场休闲娱乐,歌声与笑脸,让蓝田的山川塬岭之间透着一种和谐、一种幸福。(来源:西安日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