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蚕桑站积极开展果桑、茶桑性状调查

25.06.2015  13:39

 

近期,县蚕桑工作围绕业务工作实际,对鲁桑源示范园6个果桑品种和吴堡茶桑品种田间生产性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为园区今后整体规划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调查数据显示,园区6个果桑品种平均每株有效条数8.3根,平均条长0.7米,每亩总有效条长1973.7米,平均米条结果数102个,平均单果重2.9克,平均米条产果量301.4克,平均亩产564.9公斤。其中以红果2号表现尤为突出,每亩总有效条长2112米,米条产果量达442.3克,亩产达到934.2公斤,已接近丰产期目标产量,是鲜食兼加工的首选品种。无核大十由于抗冻性较差,每亩总有效条长787米,米条产果量196.5克,亩产仅154.6公斤,不宜大面积推广栽培。园区吴堡茶桑平均每株条数47根,平均条长93.4厘米,平均40根条产叶量640克,亩产496公斤,可生产桑叶茶70公斤。

通过对果桑、茶桑生产性状数据调查分析,针对园区发展现状,及时提出了品种栽培意见及桑叶茶、桑芽菜生产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园区发展,也为今后开展果桑、茶桑规范化栽培技术指导积累了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