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真正融入城市不易 留守儿童流起来也要定下来

29.03.2016  10:25
            《陕西日报》2016年3月29日(记者 郭妍 雷魏添)题:真正融入城市不容易 留守儿童流起来也要定下来

            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为2.7亿人,其中近1.7亿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儿童6000多万,流动儿童3500多万。在上期报道中,我们对留守儿童变成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但在进一步调查时记者发现,流动儿童面临学校教育和社会融入等多方面的问题,想要真正融入城市并不容易。             1. 放弃公办学校进寄宿学校
            按照相关政策,进城务工人员拿着就业证明、居住地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流出证明等“四证”孩子就有学上。只要四证齐全,孩子确实能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对此农民工们非常感激。             但工作频繁变更、时间不固定,无人照顾孩子,不少打工家庭不得不放弃免费义务教育,转向高收费的寄宿学校,有些更无奈地把孩子又送回了农村。\
            西安市未央区博达学校就是一所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寄宿制学校。简陋的校园深藏于北三环一个大型物流中心里,找起来颇费周折。很多无暇照顾孩子的农民工家庭,都把子女转到这里上学。
            “在这儿娃有人管,我放心。”邓女士10年前从三原到西安跑摩的,起早贪黑没有个固定点。因为女儿没人照管,她不得已把孩子从公办的枣园小学转到了博达小学。
            她无奈地说:“学费不便宜,但是离家近。以前娃要坐1个多小时公交车上学,放学还没人管。这儿一周回来一次,学习、吃、住都有老师,我们能安心挣钱,挺好的。”
            老周和妻子从商洛到西安打零工,做杂活,一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他说:“民办学校的费用不低,但父母能脱开身。要是不托管,娃她妈就得待在家。每月房租水电,日常的开销,我一个人负担不起,必须两个人都工作。要是西安的公办学校也能托管就好了。”             2. 再辛苦一家人也要在一起             接孩子进城无疑增加了日常开支,农民工们要更努力工作。但他们认为,尽管日子过得紧张,只要孩子在身边,再辛苦都值得。
            毛师傅从山阳出来打工,多年来与家人饱尝分离之苦。每次过年回家,儿子又害怕又想亲近他的样子让他心酸不已。2015年,夫妻俩终于决定带着孩子一起到西安生活。他在工地打工,妻子在餐馆帮忙,尽管开销大了,负担重了,但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日子让他充满了干劲。             最开心的是儿子小毛,他拉着爸爸手说,“以前想爸爸只能过年见,现在我和爸爸天天在一起,太开心了。”             老郑更是个让人敬佩的父亲。离婚后没有再婚,一人把儿子拉扯大。因为无人照顾,儿子自小就上民办寄宿学校,一年得1万元的费用。老郑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没活了就去劳动市场等活,收入很不稳定。即使这样,他都要省吃俭用把学费挣出来。             这个淳朴的父亲从未质疑过自己的选择。“只要娃能成才,我就是再苦再累都不怕。”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留下来。郑阿姨是一名月嫂,丈夫早逝。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咬牙把儿子从柞水带到西安上初中。可月嫂吃住都在别人家,一个月只能休息4天,儿子来了也照顾不上。上了一学期后,她又把儿子送回了老家。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就是农民工职业的高风险。他们的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需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一位父亲在张家堡工地干活,突然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说孩子生病要他尽快赶到,心里一慌,不慎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休养了近半年才好。最终他不得不把孩子从公办转到可托管的民办学校。             3. 流动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留守
            “按规定,学生每周都要回一次家,但实际上很多孩子一学期都难见父母一面。”博达学校的师新民校长说:“农民工跟着工地走,啥时干完啥时才能回来。在我们学校,开学把孩子送来,学期结束父母在外地赶不回来的情况很常见。这不能责怪家长,实在是生活所迫。”
            把孩子接到身边却仍然聚少离多,家长们都觉得愧疚,父母们流着泪对师新民说:“校长,我对不住孩子。孩子交给你了,麻烦学校多费心,替父母多操点心。”这样一来,把流动儿童又转换为留守儿童了。             这些打工家庭的婚姻现状也不乐观。在博达学校的600多名学生,25%来自离婚家庭,25%来自重组家庭,只有50%的原生家庭。老师成为很多学生们的临时父母。但父母的角色是旁人无法替代的。
            师新民校长告诉记者,一个学生半夜突发急症,在转了三次院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需要立刻做手术。孩子父母离异,父亲又远在外地打工,手机怎么也打不通。紧急之下由他代替家长签字,等联系上家长时孩子已经完成手术脱离危险。
            这位父亲赶来后哭着说:“我把孩子耽误了。以前孩子就常说肚子疼,我没当回事,给吃点消炎药就算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要是学校没有及时发现,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太谢谢老师们了。”             留守儿童跟着父母来到城市,留下来更需要定下来。生活成本高又缺乏社会保障,父母需要同时工作才能维持家庭正常运转。因此很多孩子放学回家后就没人管,吃饭只能胡凑合,人身安全、课业的辅导均得不到保障,流动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留守。这些家庭需要有更针对的专项服务,比如说家庭的社会保障、学校的托管服务,这样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才能有保证。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