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四个优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4.03.2015  11:31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西京学院坚持做到“四个优化”,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 优化管理队伍,提升服务水平。一是 整合资源,提升办事效率。本着突破体制障碍,简化行政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推进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立的原则,该院2014年5月进行了机构改革,对业务存在交叉的部门进行整合,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人员定位定岗,改革的直接效果就是协作能力提高,行政流程简化。 二是 打造学习型团队。该院规定每一位教职员工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结构,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该院的发展。对此该院不断搭建平台,提升人员管理能力。实施扶励计划,出资鼓励2004年12月以前入校的职工再学习,提升学历和职称;开展境外培训学习。该院规定每周五下午为校领导英语学习日;多次派出中层以上干部赴英国、法国学习,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订了培训协议,每年选派30名中层干部,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现代化大学管理与实践培训,已培训一届;每年利用寒暑假期间,针对不同级别的干部组织不同业务的培训,选派学生管理干部分别赴吉林、大连、上海参加调研及国家培训;对教学管理干部针对人才培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及二级学院管理等内容进行实践培训;组织行政人员参加公文写作培训。             —— 优化制度文化,管理科学规范化。一是 制定《西京学院章程》。该院成立西京学院章程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几次征求全院师生意见,进行删改,目前已完成。 二是 成立规章制度委员会,完善、修订、制定各项制度、规范200余项,印发教学、科研、学生和行政四大工作手册,全院师生学习,管理进一步规范化、透明化。 三是 制订科学的考核体系。为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提高的目的,该院重新修订考核办法,对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培训、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和定性的考核,先后印发《西京学院星级社区(书院)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西京学院科级以上干部及各中心、处(室)考核办法》《西京学院院、系和教育中心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用考核规范管理。四加强依法治教教育。该院先后邀请陕西省委党校省委党校副校长郑志彪教授为全校师生开展依法治教主题讲座;邀请省委高教纪工委副书记王世森作干部廉政报告。2013年10月该院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也是陕西教育系统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院校。             —— 优化宣传引导思路,开门办学透明化。一是 落实“院长接待日制度”。自2013年9月起,该院推行新的“院长接待日”,并修订了《西京学院院长接待日制度(试行)》,由院长亲自接待,每月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现场听取学生的意见。截至目前,共进行了9次,接待学生130余人。解决问题百余个。确保了学生为学院建言献策渠道的畅通,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发现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改进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 印发《致全院教职工的一封信》,用书信的方式提升全院师生关注母校发展的热情。 三是 师生共同参与美化校园。该院在校园绿化过程中,广泛征求师生意见,校园美化师生做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特长,亲自参与设计,完成了校园围墙的美化工作。 四是 利用开学时期的特殊节点,扎实开展多项教育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等系列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周密部署,认真安排,扎实开展多项教育工作。             —— 优化育人载体,激发学生青春活力。一是 转变学生管理模式。该院以“密切师生关系、打造温馨家园、引领学生成长”为导向,推行教管分离的管理模式,成立学生社区和书院主管学生工作,把学生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到学生公寓,致力于构建以学生公寓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在社区、书院,该院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引导为主,服务为基”的指导思想,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围绕“学生服务与发展”的主线,深化通识教育理念,打造文化育人新天地。除了全院品牌的特色活动,科技节、文化节、专业技能竞赛、各种讲座等,以社区为单位,积极开展宿舍文化节、社区联谊会、食神大赛、趣味体育节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充实学生日常生活,打造家园文化。 二是 为方便师生交流,每个社区、书院还内设四个导师团:常任导师团、学业导师团、学长导师团和人生导师团。常任导师团以辅导员为主,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驻扎在学生宿舍,在学生公寓内办公,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站在学生工作的前线;学业导师团以专职教师为主,按照1:50的比例配备。每周三都会有一名学业导师,走出教室,走进宿舍,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学长导师团由心理辅导老师和一批心理素质较好的学长组成,每天定点定时接受学生的咨询,每周开展团体辅导。共组织报告会13余场,接待日常咨询100余人次,体检50人次,心理危机干预14次;人生导师以社会知名人士为主,定期与学生开展座谈会,解疑答惑,为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树立清晰的人生奋斗目标。 三是 发挥社团优势,开展多项文体活动。20多个社团涵盖文学学术、实践服务、艺术文化、兴趣爱好、体育运动等功能丰富、类型兼备的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它以充分调动众多社团及其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展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四是 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竞赛。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以来,学生更乐于住校留校,参与各种校园活动。据学生部门统计,这一学期,组织院级层面的讲座、报告93场,参加人次累记上万;据教务部门统计,截至现在该院举办并参与院级以上学科竞赛20余项,参赛人数累记3932人次,已公布比赛结果的获奖人次130余人,其中62个省级以上奖项。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