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昂贵药费资助贫困孩子读书 - 记著名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鸣

30.10.2015  10:53

2015年10月24日《西安晚报》第三版

      人物档案
      王鸣,1933年6月生于山东省青岛,1956年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留校任教,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等,研究培育的“西农8号”西瓜在我国及部分国家推广种植,著名的园艺教育家、育种家和慈善家。
      一提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鸣,人们很自然地把他与风靡全国的西瓜品种“西农8号”联系在一起,“西农8号”西瓜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面积种植,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百亿元以上。王鸣除了科学研究外还热爱公益事业,他先后为希望工程、扶贫救灾等公益活动累计捐款30多万元,而王鸣眼病做手术需要十多万元他却舍不得,他说,还不如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
      耕耘不息科研成果遍布国内外
      10月21日见到王鸣教授时,他正坐在简陋的居室里翻看资料。“我这人只想着做事不图啥回报,其实也没啥采访的。”王教授连连摆手。
      采访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鸣不但在西农业绩卓著,而且在国内、国际园艺界也享有盛誉,先后担任农业部全国蔬菜专家顾问组顾问、《中国蔬菜》等刊物编委或顾问,并先后担任河北农大、华中农大、鲁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先后出版专著及高校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1983年王鸣从国外进修回国后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是我国招收西瓜、甜瓜育种研究生的第一人,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大多都已成为教学、科研及种业领域的骨干和栋梁之才。
      “‘西农8号’的育成终止了台湾西瓜新红宝、金钟冠龙在大陆的主导地位,该品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创经济效益逾百亿元,是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西瓜品种,并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大面积推广。”提起“西农8号”,王鸣很是自豪。
      据介绍,王鸣教授曾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种奖项,“西瓜一代杂种的育种方法”荣获中国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颁发的专利发明创造金奖,中国第一个“萝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首次提出并发表了萝卜雄性不育的遗传模式,并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退休后公益事业成为“头等大事
      10月21日,82岁满头白发的王鸣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话依然铿锵有力,时而还用英语和记者交流。谈到自己长期从事慈善事业的初衷时,王鸣说:“记得1994年有一天去邮局寄信件,一张巨大的宣传画贴在邮局墙上,我看到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就决定一定要尽自己力量帮助贫困山区孩子,让他们重新回到学校。”从此,王鸣扶贫助学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
      从1994年开始,王鸣和爱人先后资助山东枣庄和陕西丹凤县失学儿童13名;2002年王鸣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万奖金里拿出属于自己的6万元捐献给希望工程办公室;2007年又将获得的何梁何利科学创
      新奖的20万元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及鲁东大学设立圣爱扶贫奖学金。
      采访中,记者在王鸣教授的家里看到,房间显得空荡荡的,没有任何装修,电视机也是早已停产的老式机子。“冰箱是上世纪买的,已经几十年了,都快成古董了。”王鸣乐呵着说。
      药费昂贵不如帮助上不起学的孩子
      王鸣告诉记者:“左眼睛几乎失明,正面压根看不到东西,每当眼睛难受时就滴眼药水,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年,几年前听说国外有种药品可以治疗,但药品十分昂贵,大概得花去十几万元,与其这样还不如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据了解,王鸣放弃治疗眼睛将当年获得的何梁何利科学创新奖金20万元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
      “向下扎根,向上结果。”这是采访中王鸣教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说:“自己是普通的退休教授,生活也很清贫,但我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这就够了,只要人人将爱心之根扎在心间,才能结出丰硕美好的慈善之果。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