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联大:在抗战中坚持救亡图存 传播教育火种

06.09.2015  20:55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北平、天津一些不甘受辱、不愿做亡国奴的高校师生提出“教育为民族复兴之基本”,纷纷要求学校内迁。以当时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为基础设立的西安临时大学,不仅引领和支撑着全民族抗战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更加奠定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的根基。

    1937年11月1号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正式开学,共设6院23系,学生1400多人。与地处昆明的西南联大相比,西安更加靠近延安,许多进步学生纷纷从全国各地向西安汇聚,在这里继续自己的学业。

    记者:在抗战初期这里就是当年西安临时大学开会做报告的地方,学生们亲切管它叫“大礼堂”。

    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史稿》主编李永森:我们大学的一些教授,像沈志远很有名的一些学者都在全市的抗日救亡大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激情的讲演,对参加会的人进行动员,讲抗日救国的意义讲抗日战争的形势。凡是西安抗日救亡的大会,一些纪念活动基本上都是西北联大发布。

    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也很快展开活动,组建了“西安临大战地服务团”开赴敌占区周围,积极响应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利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群众中宣传抗战精神。

    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史稿》主编李永森:西北联大规定每一学期学生用3到4周的时间,由教授组织学生带队到县到区到乡去宣传,动员群众。演唱一些抗日救亡的歌曲,(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黄河谣》在街头表演,很受群众欢迎。

    1938年,日军逼近潼关,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南汉中的城固、南郑等地,并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形成了学科较为齐全的办学格局,这是西北地区真正意义上成体系的高等教育的开端。在陕南山区,当时的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国难当头,物资匮乏,所有师生无论男女都是一袭蓝布长衫,天冷时就加一件姜黄色的棉袄。即使如此,同学们学习救国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黄迪民:图书也很少,教授是挖呢,从全国世界各地挖过来的;教材是教师自己编,那时候教材全是教授自己编的教材;没有实验条件,只有到机场去,只有到国民党的空军机场。

    西北联大日后分离出来的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医学院等五所高校全部留在了祖国大西北,为新中国高等教育新格局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