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西安交大一附院以大德情怀去救死扶伤
正在进行中的交大一附院首例DCD肝肾联合移植手术
“当你选择读医科的那一刹那,你就要明白你所踏上的是怎样一个征途,它不仅仅是科学的殿堂,更是社会的殿堂。你们去伪存真、流沙沉金,你们比金子还可贵,你们是钻石。你们这些人最后的墓志铭上一定会刻上两个字——英雄!”
这是电视剧《心术》中的一段台词,位居该剧台词搜索率最高榜。网民表示:每次回想起老主任医师这番慷慨激昂的训话,心头总是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感动。
出于对这个职业的尊重,出于对医生神圣使命的敬畏,每次回看这个镜头,总是让记者热泪盈眶。
在近期对交大一附院为期一周的采访中,跟随着科室医务人员匆忙的步履,感受着工作人员紧张的节奏,记者切身体验到这支先锋团队对待生命的热情与忠诚。
彪炳于世的前辈足迹
翻阅医院的名医档案,有幸从文字、影像中追随他们的脚步,结识了一批又一批医术高明,满怀仁爱之心的白衣天使。读着那些已经结束和正在进行的故事,再也没有资格去怀疑医生的使命。因为,我看到,每一位医生都在燃烧着自己的一生,守护生命,传递爱心。
战争年间,陈向志在救亡图存中成长为战壕里的军医,解放后,随着一附院的创立,他成了这里的中坚。即使在“文革”期间住牛棚,他仍然从未抱怨,心系科室。改革开放以来,陈向志焕发了青春,他主动请缨,负责西北医学院附属心胸外科的建设工作,在动物实验室蹲守两年,成功完成低温麻醉的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给患者带来一条生命的希望。“病人就是医生的天”是陈向志教授始终坚持的信念,只要是病人需要,他从来都是倾力而为,绝不推辞,直到离世前的最后嘱托,挂念的仍然是科室的病人……
其实,跟陈向志老教授一样,在那个热情燃烧的年代,几乎每一位医生都在用激情绽放着生命的光辉,为社会为人民奉献着自己最大的价值和心智。著名骨科专家殷培璞教授是一附院节假日最少的人,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利用每一个节假日,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不辞劳苦,到宝鸡、咸阳等地研究大骨节病发原因,最终把麟游县杨家堡作为防治基地,常年蹲点研究。他自掏腰包救助贫苦百姓,成为农民心中“送瘟神”的人,他的感人事迹为时人所称颂,被写进了《麟游县志》;肝胆外科首位女医生孟绍菁教授,即使自己身患肺癌多年,仍然坚持为患者做手术,因为她的敬业与贡献精神,“白求恩精神奖”的序列里,她的名字熠熠生辉……
“救死扶伤”“一切为了患者”,正是在这种使命感的锻造,在大德医风的熏陶之中,一附院的精英们一代接一代高擎“救死扶伤”的旗帜,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抚慰着患者的身心,把医者仁心诠释得色彩斑斓。
他们的伟绩,彪炳于世;他们的情怀,温暖人间。
创新前行的筑梦之旅
交大一附院素有“师者严谨治学、学者刻苦钻修、管理者殚精竭虑”的良好形象,事实上,热爱本职与岗位,关爱患者与社会,在这座殿堂里像涓涓细流般地流淌着着。不管是在病房内、实验室,还是门诊楼、手术台,那忙碌的身影和不停歇的脚步就是最生动的注脚。秉承前辈“敬业奉献”的高贵品质,交大一附院的“后来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上世纪80年代,西安交大一附院悉心筹建的“肾病学科”还只是酝酿在是一个没有病床、只有一台铁架子的惨淡实验室里。但是,该院肾病医院院长薛武军教授认为,“医生的天职就是解决病痛,我们没有理由止步不前。”为了早日解除病人肾疾苦痛,他把器官移植作为攻克的目标。1985年起,每天下班之后,他蹬着三轮车穿梭在各大市场,购齐所有器械后,一扎头就研究到大半夜,忘记吃饭、没时间回家成了他的生活常态。他专心致志地把全部热情用在科研和科室建设上,把肾脏移植打造成了今天医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带动了肾内、肾移植、血液透析等学科群的发展。如今,西安交大一附院肾脏移植手术已超4000例,成为国内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移植技术和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在薛武军教授的带领下,肾移植团队在创新中历练、成熟,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奖后的薛武军教授感叹道:“这个荣誉是交大一附院肾脏移植科三代人共同的成果,是老中青医务人员35年的坚韧探索的见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站在项目的制高点上,解决的是关键技术难题,为的是使患者早日康复,重享安康幸福。”
吕毅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病院副院长,陕西省道德模范,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外科梦工场”的创始人。
在西安交大医学部的西南一隅,有三间看起来很普通的平房,这里饲养着大白兔等各种实验动物,外科医生和在读的硕博生正在忙碌地做着研究……这里就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外科梦工场”团队的核心区域,是外科医生们从临床实践中产生梦想、在科学实验中检验梦想、最终在临床工作中实现梦想的地方。在这里,吕毅教授带领教育部创新团队,开始了他的筑梦之旅。这些医疗工作者走“医工结合”之路,不断创新技术,造福患者,很多研发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推动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而扎实的努力。
早在2000年,在开展肝胆外科手术之余,吕毅教授就带着研究生团队进行动物实验,探索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伤口愈合更快的技术。“在外科手术中,很多医生常会有一些好的想法,到底能不能应用于临床,更好地解决患者的问题?这必须要经过实验和论证。”吕毅说。
2010年6月,“外科梦工场”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成立,它坚持“临床问题—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的外科创新之路,采用医学科学与理工学科相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开放性平台向陕西全省乃至全国的科学研究项目开放,只要外科医生有技术创新计划,需要动物实验验证研究,“梦工场”都能提供全方位的帮助。该团队还与西工大、哈工大、西交大、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炬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联合,实验室外围绕着一块“说梦石”的休憩之地、每周三晚上进行的论文报告会,都成为该团队“智慧之光”的萌发地。
在肝胆外科手术中,胆道组织吻合重建的难度极大,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极高。特别是在患者有炎症、水肿的情况下,此时缝合效果较差,不能进行手术,患者须忍受病痛多则数月,以等待炎症、水肿消除。如何探索一种无需缝线就能完成胆道组织吻合重建的方法?吕毅的团队在世界上首创了“磁压榨”技术,用两个磁性套环将管道固定,利用磁环的强大吸引力,实现无缝线化胆肠吻合,手术时间仅为手工缝合的1/4,术后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尤其是实现了炎症、水肿状态下的胆肠吻合,这项“磁压榨胆肠吻合技术”获得2014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已在交大一附院临床应用50余例,患者恢复良好。
不久前,“外科梦工场”再出新成果——该团队自主研发的“真肝模拟人”手术训练系统,以新鲜的猪肝脏作为腹腔镜下的操作对象,真实再现手术中切割、缝合、止血等场景,比传统训练方式真实可靠得多,能让低年资外科医师快速掌握腹腔镜手术的相关技术。
如今,“外科梦工场”的发展再次步入快车道,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仪器专项、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的支持,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这些外科医生的梦想,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攻关下,在吕毅教授的带领下,正逐次成为现实。
以“外科梦工场”为代表的一附院医疗工作者,将医教研相结合,在技术研发和体制创新方面,走出了独到的“梦之路”,为“健康中国”的实现正在做出扎实的努力。
优秀医者的惠民情怀
近几年来,交大一附院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医务人员,他们的敬业故事为医院职工所熟知,成为交大一附院为三秦大地百姓健康无私奉献的缩影。
西安交大一附院在努力实现“健康中国”的征程上,还前行者这样一批舍小家为大家的优秀医务人员,他们在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把自己无限的热情奉献在为社会服务,成为群众心中真正的贴心人。
在医院康复医学科,邓景元副教授正在做着周六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准备,指着办公室堆放的纸箱,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最新出的设备,周末拿过去先让大家体验体验”。5年来,邓景元教授每个周六都会准时到达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做志愿康复医疗服务,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他的坚持和热情感染着科室、带动了社会,如今他带领的志愿者队伍已扩大到70多人。2014年大学毕业的李峰是一名90后,受邓教授影响,也成为志愿者队的一员,他谈到人生的感受时说,“不管是捐仪器,还是做治疗,都挺开心的,时间长了就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了,作为一名医生也很满足。”无以回报的社区居民强行要求着他们在家里“吃顿饭”,却成为邓景元心理的“幸福”的负担。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以《“雷锋医生”社区义诊近四载》报道了邓景元副教授的事迹,文章说,从2011年5月起,在陕西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的残疾人康复站“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西安交大一附院康复中心脑病科、针灸科主任邓景元和他的康复团队每周为社区居民进行义务康复治疗和训练,近四年里为1.5万余人次提供义诊服务。为此,邓景元副教授拥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红专南路“特别荣誉好居民”,因为他的康复志愿者团队长年义诊的善举,邓景元教授先后获得2013年、2014年“西安市优秀志愿服务者”、2014年度“西安市凡人善举十佳人物”及2014年“陕西省优秀志愿者”称号,先后受到世界及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和中国志愿者服务联合会会长刘淇及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民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其实,走在一附院稍显拥挤的院子,仔细聆听人们的交谈,总会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感受到热心的跳跃。44岁的胸外二科王健生教授,是国家民政部颁发的“五星级志愿者”,17年来坚持每周下乡义诊,利用周末走遍了陕西107个区县中的89个县的角角落落,带领全省4000多名医疗卫生志愿者,为群众进行了健康查体,建立了“乳腺疾病”防控体系。2015年9月20日,《中国青年报》头版以“借互联网破解缺医难题”这样报道他的事迹,“走下手术台,肿瘤专家王健生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界面,看看有没有须紧急回复的“同行提问”和“病患咨询”。“微医朋友群”和“网上病友群”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王健生平日最关注的两个群,也是他亲自建起来的。王健生想利用互联网,特别是“微医”的力量,为医生和病患建立起随时随地沟通的平台,及时为病人提供咨询和随诊治疗。目前,王健生的医疗团队已经坚持志愿活动17年,他们创建并坚持的“微医+义诊”新型诊疗模式累计使30余万人受益。
院长施秉银教授是交大一附院内分泌科的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我国内分泌界尤其是甲状腺和糖尿病治疗领域的一名全国知名专家,他的门诊永远挤满了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可谓“一号难求”。为了尽量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施秉银教授以“上善若水”作为自己的网名,一旦有闲暇时间,他就在微博上为患者耐心答疑解惑,指导糖尿病、甲亢等患者的咨询治疗。一位病人在网上这样留言:“一上午要看近80个病人,真是难以想象。但是看着您对待每个病人都那么和气,耐心,真让我叹服。您下班后还在微博上给人解答为人治病,真的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词语来夸赞您这样一位好医生。我想您就是《心术》所描述医生的最高境界吧,有精湛的医术,更有一颗高尚的仁心。”
肝胆外科年轻医生沙焕臣,从2007年以来累计献血12000毫升,被大家称为“献血使者老沙”……
走近他们,方知他们的故事动人,感知他们,方知他们的大德医风无处不在;他们的故事与精神,支撑着患者的天空,也亮丽了一附院的品牌。
白衣天使的纯净心灵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与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这是流传了2000多年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每一个医学生步入医师行业必做的宣誓,以用来警醒自身,约束从医行为规范,确定对病人、对社会的责任。
记者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院行业作风建设管理办公室看到,医院每个科室都会有一个“红包账本”。有时医生为让病患和家属安心会先收下红包,将其记录在账本上,手术结束后再把红包退还家属并签字确认,多少家属在收到退还的红包时都既惊讶又感动。据记载,曾在汶川地震发生之时,一位患者在术后收到被医院退还的红包时,又惊喜又羞愧,当即决定捐给灾区……一个小小账本,体现的是医生的职业操守,也是医院为民服务的坚实决心,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4年度,医务人员拒收、退还红包、礼金1861277元。
如今,红包档案连同患者的表扬信、锦旗都已被纳入到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医德考评档案中,强化了医务人员拒收、退还红包的廉洁行医意识,相互督促着将廉政文化落实到行为上,将纯净的心灵紧紧守护。
身穿白色工作服,从事救死扶伤神圣事业,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快乐,这是百度对“白衣天使”最简洁、最真实的注解,也是交大一附院全体医务人员最贴切的写照。
文化强院的致胜之路
近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积极推进现代化管理进程,以文化筑魂,发展为本,积极推进“文化强院”,“文化致胜”的发展思路。交大一附院把“厚德、博爱、精医、卓越”的文化理念深入扎根到全院职工心里,强化医院核心价值体系,使其外显于形,内塑于心,彰显医院文化活力。通过卓有成效的医院文化建设,交大一附院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文化交互作用,形成了特有的“敬业、奉献、开拓”精神,为今天的交大一附院发展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院荣获2013-2014陕西卫生计生行业“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陕西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文明城市特别贡献单位”称号。2015年,交大一附院获得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这是陕西省卫生系统和教育系统唯一的获奖单位,也是一个至高的荣誉。
六十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秉承着“生命至上,服务第一,爱院敬业,求实创新”的精神,在履行救死扶伤誓言的同时,健全着自身的健康人格,崇高着自身的奉献精神,舒展着自己的大德情怀,在一砖一瓦中将一附院建设成了“引领西部乃至中国医学发展的一座口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