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灌地下水初步修复200平方公里漏斗区

24.12.2014  11:33

  每天向地下注入半个游泳池水——

  西安回灌地下水初步修复200平方公里漏斗区

  水位最大抬升约2米

    日前,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西安市实施地下水回灌以来,加速地下水位的回升,特别是西安市划定“红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截至目前,封停各类自备井2215眼,累计回灌水量已达150余万方,200平方公里漏斗区得到初步修复,漏斗中心地下水水位缓慢抬升,曾经倾斜的大雁塔也开始“改斜归正”。

    八水绕长安的丰富水源,曾造就了13朝古都的辉煌。但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八水”入不敷出,八成以上的工、农业用水都靠抽采地下水,即打井取水。30年前在南郊,井深40至50米就能采到承压水,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地下水位已经下降到120米左右。常年严重超采,使城区承压水位急剧降低,形成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覆盖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的一半。

    地下水漏斗区引起建筑物破坏和城市沉陷。1996年最严重时期,大雁塔向西北倾斜达1.0105米。较严重的南郊小寨等地地下水位已降至100米以下。西安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处处长李小建说:“上个世纪90年代,漏斗中心水位埋深达到138米,全市出现了14条地裂缝,出露长度72公里,深度最大达200米。

    2009年,西安市开始实施地下水回灌,加速地下水位的回升。同时严格限定新开采井井深、开采量及开采时段。目前,西安市先后建成6处地下水回灌示范点,6个回灌点年回灌水量30-40万方,现在已经累计回灌了150余万方水,相当于每天注入半个标准游泳池。特别是今年新增长安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回灌点后,回灌速度加快,目前平均每小时回灌量为50立方米左右。在西安理工大学校区内的一处人工回灌点,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处回灌点一天可以回灌300立方米,相当于150个三口之家1个月的用量。

    通过封井、回灌地下水,西安市地下水位已开始缓慢回升,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发展得到遏制。经各监测井数据分析,回灌区域地下水位埋深最大抬升约2米,特别是位于大雁塔回灌区域的中核262厂回灌井附近,平均抬升2.11米,曾经严重倾斜的大雁塔也在逐渐回正。

    据了解,西安市每天自来水用水量约90万立方米,而这6个回灌点每天回灌量约1200立方米,不会出现与百姓“争水”的现象。下一步将采取真空、加压回灌,通过把井内抽成真空减少阻力,或者向井内施加气压,加快回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