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凝聚力公众认知状况调研报告》发布

05.02.2015  19:47

大到国家、民族,小到社区、家庭,只有凝心聚力、精诚团结,定会有着稳定、持续的良好发展。西安这座城市,是你我共同的幸福家园,寄托着每位市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城市凝聚力,是一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城市共同目标、理念所形成的吸引力、认同感而产生的合作动力。它是描述和判断一座城市发展状态、发展活力和发展走向的关键词,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那么,站在西安城市发展的背景之下,西安人眼中的“城市凝聚力”是什么?由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组织完成的《西安城市凝聚力公众认知状况调研报告》日前正式发布。

88.8%的公众认为

城市凝聚力有助增强个人归属感

近年来,随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城市物质财富增长和精神文化发展共同作用结果的城市凝聚力,已成为解读西安城市发展的新维度和新取向。2014年年初开始,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历时一年时间,围绕西安市“城市凝聚力”的状况、机遇与挑战,以及提升策略和建设路径等针对西安公众开展了问卷调查。这份调查报告折射出西安市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生态图景,也将引发市民以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自觉参与到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中去。

西安的城市凝聚力源于什么?当描述对“城市凝聚力”的理解时,受访市民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他们对凝聚力的不同理解。他们将“城市凝聚力”概念融入城市发展、城市文化和城市管理中思考,或者从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等不同层面表达他们对“城市凝聚力”的界定。尽管答案多达数十种,但大多离不开“城市发展”“幸福感”“城市管理能力”“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关键词语。这也就是说市民所理解的城市凝聚力,其实更多的是涉及经济发展、绿色生态、精神文明、生活水平等多种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体验,是由城市物质成就和城市精神相互作用而焕发出来的一种向心力和感召力。

在所有评价指标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对于个人而言,城市凝聚力的增强将有助于提升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两项比例分别高达88.8%和87.2%。而对西安城市发展而言,城市凝聚力则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其中,94.0%的受访者认为城市凝聚力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很大或较大。同时,九成以上的公众还认为,增强西安城市凝聚力对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吸引力和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

西安近年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西安近年来在落实贯彻省市共建大西安决策,加快推进创新型区域建设,建设开放包容、产业高端、功能完备、宜居宜游、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化大都市方面采取的改革举措,获得了市民较高的肯定和认同。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对西安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评价是发展“很快”或“较快”。

有逾半数受访者对西安城市凝聚力持有积极、正向的评价,另有38.4%的受访者认为西安具有“很强”或“较强”的城市凝聚力。除了对城市的整体评价,研究人员还设计了一道题请公众对包括自己在内的西安市民进行总体评价,也就是说西安人为西安人的个体表现打分。结果,公众对“文化认同”的评价最高,60.4%的人认为西安市民在“文化认同”方面的表现“很强”或“较强”,此外,超半数受访者认为西安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和“城市归属感”“很强”或“比较强”。相形之下,对西安市民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评价则略低。

与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比较而言,西安文化特色鲜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提升城市凝聚力的坚实基础和优势资源,在国际影响力、 科技 实力、城市包容性和信息化程度等方面同样有着出众的表现。77.7%的受访者认为西安与其他省会城市比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化特色”鲜明。除此之外,西安在“国际影响力”“科技实力”“城市包容性”“信息化程度”以及“社会和谐度”等方面的表现也较为抢眼,甚至优于其他省会城市。

环境污染严重

为影响凝聚力的第一大挑战

在西安已推出的一系列城市治理和城市建设的改革举措中,究竟有哪些深刻影响着城市凝聚力呢?调查中,市民将“环境污染严重”和“贫富差距拉大”列为西安增强城市凝聚力将会面临的两大挑战,比例分别高达59%和56.3%。

数据显示,受访市民认为要增强西安“城市凝聚力”首先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提及率高达44.1%,位居首位。其次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及率为35.7%。这表明,在凝聚城市发展动力的过程中,市民注重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数量,而且对社会的整体发展、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同样重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凝聚社会发展动力,促进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市民关注的焦点,也正是西安下一步城市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

正因如此,市民将“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列在了首位,比例高达65.5%。可见,近年来深受雾霾困扰的西安市民一致发出强烈呼声,认为环境已成为影响西安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西安的城市凝聚力。其次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两项分别以64.9%和64.1%的较高比例,排第二、第三位。以上3项是16个选项中超过60.0%的3个选项,远远超出其他选项10~30个百分点。足见这3项与城市凝聚力相关性很强,也是影响城市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86.1%的受访者

对西安未来发展抱有信心

对于西安未来的发展,86.1%的受访者表现出“充满信心”或“较有信心”。这份沉甸甸的期待,既是对西安近年来发展步伐和发展质量的肯定与鼓励,更反映出广大市民对追求美好城市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坚定信心。

陕西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谢雨锋副研究员认为,这份调研报告真实呈现了西安市民对目前西安城市凝聚力的积极评价、面对的问题和强化城市凝聚力的期待。这一结果,对我们体会市民的责任感、参与感,理解市民的社会、文化心态,以及揭示市民对西安市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来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常态”,推进“一带一路”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重点关注西安城市凝聚力这样一个议题。认清西安城市凝聚力的状况,对人们达成城市发展共识,都将充分调动城市发展的不同资源,有助于管理部门客观审视和充分抓住城市发展机遇,有效推进西安城市的良性运行。这不仅顺应打造新型国际化大都市的未来方向,更符合西安老百姓对城市发展、社会民生的满腔期待和参与愿望。

原标题:西安人心目中的 城市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