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管发扬“陆港精神”打造和谐宜居品质新城

06.06.2016  08:37
  走入西安国际港务区,路面宽敞干净、车辆有序停放、沿街商户的门头牌匾整齐划一,看不到占道经营、乱贴野广告等现象,“城市治理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市民营造了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谈起城市治理工作,西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国际港务区分局党支部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陶亮感受颇多,他说,城市管理执法本质就是服务人民,就是为了让群众生活更加便捷,并通过“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敢闯善干”的国际港务区“三干精神”,真真正正把城市治理工作做到实处,为老百姓打造和谐宜居的品质新城。   管理亮点   严把用人“入口”关 建立“每月一课”培训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该局按照“准军事化”的管理要求,对队伍的作风、纪律、形象、养成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坚持执法人员年平均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80个小时,全年不少于12次集中培训,强化执法人员学习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除根据日常执法活动实际开展针对性强的执法业务培训和党风廉政教育外,还注重组织执法队员开展综合素质培训,拓展知识结构。积极参加西安市城管执法局组织的“城管大讲堂”和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举办的“凯爱大讲堂”活动,对新进人员开展岗前培训活动,在局内部开展“国际礼仪”、“时间管理”、“丝绸之路兴衰”的探讨等综合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学习创新型”执法队伍。   实行执法人员包村区域网格化管理模式   该局管辖面积44.6平方公里,共有2个街道办33个行政村,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管理区域分散,他们实行区域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园区分成了若干个单元格,实行一至四大队分片区管理、五大队辖区主干道路管理、执法监察室全区检查督办的分层管理模式,以道路为界,形成一定的管理区域,每个区域都有执法队员定点管理。“我们实行执法人员包村,根据实际情况,1个或几个人包一个村,村里的占道经营、户外广告、乱搭乱建、垃圾焚烧、渣土车等都属于包村的执法员负责。”陶亮说,每天包村的执法员必须到一线去,步行去巡查,一天三班倒,全天24小时监控,发现问题会立马汇报到工作群里。   引入无人机“空地一体”巡查监控死角   “为进一步加强对辖区的管控力度,我局新采购两架高清无人机,对辖区进行航拍,采用科技手段使我区城市治理工作精细化、全面化。”陶亮说,无人机采用空中拍摄的方式,一是对辖区内监控中的违建及疑似的违建从多个角度进行拍摄取证,精确监控违建动态,有利于执法人员根据取证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有效将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二是通过航拍能够精确的发现辖区内裸露的黄土、乱倒的垃圾等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难发现的一些死角问题,便于做进一步的处理。   采用无人机航拍,解决了执法人员日常巡查中取证难的问题,发现了执法人员日常检查中发现不了的问题,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下一步该局将全面应用无人机技术开展“空地一体”巡查,精准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工作重点   发扬“陆港精神”一周工作100个小时以上   “我们主要承担着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方面行使市执法局分局的工作职责,即在区内开展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放执法、户外广告执法、城市绿化执法、市容环境卫生执法、乱搭乱建执法、扬尘污染执法、占道经营执法、建筑工地及建筑渣土清运车辆执法、商业门店音响、噪音执法、饮食烧烤业未使用清洁燃料执法、机动车辆占道清洗执法、违法设置门头牌匾执法等12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陶亮介绍,第二个方面是配合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在园区开展国土监察、规划执法、安监执法等工作,以及重点区域的安全巡防、防汛、重大活动的线路保障等工作。   他说,该局工作职能相对较多,但人员力量较为薄弱,为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局人员都落实着“8+4,5+2,白+黑”的工作精神,执行隔1天回1次家的工作模式,白天全员在岗、夜间一半人值守巡查;一周168个小时,其他岗位工作40个小时,而他们却要在单位和工作岗位上坚守100个小时以上,有效工作时间平均达62个小时。为了防止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疲劳,全局上下都发扬爱岗敬业、以局为家的工作精神,他说,“我们经常这样说‘在岗一分钟、负责60秒’,加班已经成为常态”。   查处违法建设维护园区投资环境秩序   据了解,自西安国际港务区开发建设以来,项目、企业、道路用地需求增加,征地拆迁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与此同时,一些以套取征迁补偿为目的而突击占地建厂、建棚、建房行为逐渐多发,为加强国土资源保护,该局全体执法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秉承“违建管控、重在预防”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从被动“接警式”向主动“巡查发现式”的工作转变。   通过执法人员对国土、规划法律法规多种方式的宣传,逐步提升村民的依法建房意识;为防止出现监管空当,执法人员坚持节假日不休、夜间不间断巡查的工作模式,确保对园区各个区域的建房行为进行掌控,并对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处理。凡刚刚动工进行建设房屋的,执法队员会及时进行调查询问,没有合法手续的,依法制止建房行为,同时讲清法律法规,引导当事人去相关部门补全手续,合理、合法的建设房屋。对已制止的违法建筑,执法人员实行重点监控,每日确保2次的现场检查。对有抢建可能、反复多次施工的违法建筑进行24小时专人监管,严防违法建筑形成。对已经建成的违法建筑,执法人员首先采取讲政策、讲法律的方式,引导当事人自行拆除。(来源:西部网)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