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西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调查

22.09.2015  13:13
            《陕西日报》2015年9月22日(记者 郭妍 实习生 文君 杨亚妮)题:跟着父母生活,能上学也快乐 ——西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调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让子女进城求学。开学了这些孩子上学了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西安中小学四分之一都是随迁子女

            有数据显示,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为82.3万人,其中21.5万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西安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26%。西安市城六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为47.4万,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到16.6万人,占城六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35%。
              “以流入地为主,就近入学,以公办学校为主,免试入学”,这是西安市教育部门对于随迁子女倡导的一个重要的入学原则。西安市教育局对外来务工人员实施“四证”审核的政策,即务工就业证明,居住证,户口簿,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学生流出的证明。对于证件不全的,也采取先登记,后补证的办法,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黄兵在碑林区金水路做了5年的蔬菜水果生意,他在友谊东路租了一套小户型楼房。去年孩子该上小学了,他把孩子从渭南接到了身边。他说:“只有孩子在身边,我才更加踏实。”
            入学前他带着身份证、户口本、务工证明、居住证明等证件,顺利办下入学手续。过年和孩子回老家时发现,和村里的同龄人相比,儿子机灵活泼,视野更开阔也更有自信。
            安康的刘大姐一直在西安的西洼里村里摆摊卖菜,孩子就在西洼里村小学读书,除了每年50元的保险费,再不交别的费用。             “学校是幼儿园老师给推荐的,离我住的地方近,很方便。娃知道我辛苦,特别懂事,学习主动,上次还考了第一名!”这让刘大姐每天干劲十足。
尽所能寻找最优质的教育

据了解,在教育部门的安排和调整下,只要四证齐全务工子女都有学上。只是教育部门划分的学校可能与其希望值不适,或离家相对较远,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着在经济条件好转后,也开始给孩子“择校”。
            一位城中村房东说,他楼上住的全是外来的人。村子里现有六家私立幼儿园,私立园档次收费各不同,有三四百元一月的,也有一千多元一个月的。公办幼儿园离得有点远,因为怕麻烦和费时,他和房客的孩子们都在最近的私立幼儿园就读。
            “穿过一条小巷子就能到,接送方便。教学内容简单,没升学压力,以后大点了再送到公办学校去。”他这样打算。
            吉祥村卖衣服的小米夫妇决定把孩子带到西安来读书。在哪里才能上学,夫妇俩头痛了很长时间。“按片入学划分,我家孩子应该在吉祥村小学读书,可是吉祥村小学的老师说学生满了,就建议去翠华路小学读书,但学校太远了,上附近的私立学校的话,花费又比较大,经济上受不了。再看看,如果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学校,就把家搬到那边去谋生,还是娃读书重要。”
            刘先生为了让孩子在城里读书,就携家带口来到西安做生意。“为了让娃在好学校读书,都花好几万元了,找熟人好不容易才让进去。多花点钱都不算啥,就怕娃不珍惜。”因为条件不错,把什么奥数班、英语班,特长班都报了,还给请了家教,不过成绩还是没起色。就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去,权当尽心了。
            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根据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将其租住房或家庭户口集中迁至热点学校周边。拒不服从区县统筹安排的学校,而接收随迁子女较多的部分城区公办学校,由于周边人口密度大而长期出现学位紧张的问题,对教育秩序造成较大冲击。

跟着父母生活 孩子不做留守儿童

截至201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留守儿童已达6102.55万,也就意味着5个孩子中就有1个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成为发展带给中国社会的伤痛。毕节4兄妹悲剧背后是6100多万留守儿童的生存和精神状态。只有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能够有学上有饭吃,才是减少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的措施。
            三桥附近一对卖水果的夫妇说:“在城里,每加一口人,就得担起一个人的花费,西安消费水平不比农村,把孩子带到城里来,花费就大了。读书不花钱,确实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我很开心自己的孩子不再是留守儿童了。”
            然而记者发现,即使进城读书,这些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虽然得到了妥善解决,但家庭教育方面依然不乐观。因为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生活环境也较差。一家人往往挤在一间租住屋里,有的孩子甚至连一张像样的书桌也没有。
            美美一家来自铜川,爸爸每天在建筑工地打工,扎钢筋、背水泥、搬瓷砖,做地暖装修,修下水管,什么活都干过。女儿美美在沈家寨读小学。因为每天忙于生计,爸爸基本上很少和孩子交流。美美学习成绩不好,他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更没有钱让孩子上辅导班。
            “晚上回来得写作业,可是爸爸总是看电视,要么家里就坐一堆人,吸烟喝酒,吵闹得很,我作业做完就很晚了,遇到不会的题,家里也没人给我讲。”对于父亲的生活方式,美美颇有微词。这是众多务工人员家庭生活及家庭教育的真实现状。
            留守儿童,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外来务工子女的入学问题解决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在解决了留下了有学上的前提下,应进一步采取措施让随迁子女上好学,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在父母身边健康快乐地成长。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