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全面发力扎实推进“三个经济”发展

25.07.2020  08:31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副市长马鲜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以及国际港务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推进情况。

   强化要素保障

  各项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马鲜萍介绍,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西安作为省会城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实现发展“三个经济”的主要承载区。

  大力发展“三个经济”,是我市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现实选择。发展“三个经济”,主要内容为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开发开放平台、构建现代化产业支撑体系三个方面。去年11月,我市召开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大会以来,全市上下聚焦“枢纽经济能级提升、门户经济集聚辐射、流动经济提质增效”总体目标,在统筹疫情防控的同时,强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保障,全面发力,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大方面发力

  方案优政策好举措实推力大

  作为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三个经济”各项工作能够有力推进、取得成效,主要得益于方案优、政策好、举措实、推力大。

  在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方面。7月22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全面开工;蓝田通航机场已获省发改委立项批复,目前完成943亩土地征迁工作;新开通3条国际客运航线,5条货运航线;西银高铁完成投资26亿元,西延、西十高铁正在办理前置性手续,西康高铁正在推进施工图设计审批;北客站枢纽、西安东站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地铁5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实现全线综合联调、区间动车调试,9号线一期专用通信系统实现“三通”;累计新建5G基站5792个。

  在打造开发开放平台方面。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完成集装箱运量13.8万标箱,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运行15条干线,覆盖欧洲、中亚、西亚、南亚地区主要货源地。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667列,是去年同期的2倍,运送货物总重130.1万吨,是去年同期的1.9倍;电子商务累计培训9400余人次,交易额达2400亿元;累计完成航空货邮吞吐量14.95万吨,临空经济规模达86.6亿元;中欧合作产业园累计投资1.2亿元。

  在构建产业支撑体系方面。上半年,全市新增4A级以上物流企业4家;新增金融机构4家,新增上市公司2家,预计金融业增加值达485亿元;开展全市性融资对接活动4次,为3000余家企业解决融资172.33亿元;电子信息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10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登记16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857家。

   融入“一带一路

  我市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局面

  据介绍,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安排,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全力推动“三个经济”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我市将抓重点求突破,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高质量办好国际性展览展会,加快补齐开放不足短板,不断提升西安国际化开放水平。

  我市将优服务强保障,加快政策落地兑现。全面落实中央和我省、我市有关政策,不断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政务服务,调动各方参与“三个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快完成企业申报项目的评审及政策兑现工作,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我市将强督导严考核,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按照市委提出的“目标再提高、任务再增加、标准再提升”总要求,充实细化任务,压实落实责任,加强督导考核,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局面。

   工作举措

  “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探索——

  从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等多方面推动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主任邢欣围绕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投资与产能合作高地、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4个方面介绍了工作推进情况。

  我市积极构建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建设,特色总部经济区建设亮点纷呈,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同时,我市加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主动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通过大力推动“三个经济”发展,全市经济社会稳步复苏,活力持续增强,对外贸易拉动作用不断提升。

  市发改委将以“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为突破,打造多元化国际化开放平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试验,包括: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优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一带一路”西安内陆自由贸易大平台、探索设立西安服务“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丝路总部;建设国际商事法律金融服务聚集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西安品牌;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丝路科创中心、探索国际人文合作新机制;构建“一带一路”人文合作交流新高地、提升西安文化旅游国际化品质;建设“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构建——

  “多网融合”发展 形成“一小时通勤圈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市交通局局长张健围绕全力推进高铁和城际铁路加快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工作推进情况。

  截至目前,西安铁路网总里程约567公里,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市的“”字形国家高速铁路网架构基本形成,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初具规模,高速公路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一环+十二辐射”“”字形高速公路网格局,基本实现了全市县县通高速公路。特别是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项目,目前全线已交付建设用地6996亩,完成总量的68%;京昆高速蒲城至涝峪段改扩建项目,已取得省发改委工可批复和交通运输部初步设计批复,项目将在今年开工建设。

  市交通局将进一步加快路网建设,促进运输结构调整,构建多层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实施我市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全力打造畅接全省、通江达海、辐射全国的路网格局,同时,加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未来几年,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将“多网融合”发展,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联通渭南、铜川、宝鸡、汉中的“一小时通勤圈”。

   自贸试验区改革——

  加大首创性探索 形成更多“西安样本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建锋围绕自贸试验区改革取得新成效等方面介绍了工作推进情况。

  据介绍,我市聚焦制度创新,自贸试验区改革取得新成效,上半年梳理创新案例32项,累计形成247项创新成果。截至5月底,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市场主体49407家,注册资本6046.3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是自贸试验区设立前的2.2倍。我市积极克服疫情影响,聚焦物流标准化,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取得新进展,供应链体系建设实现新提升,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实现新突破,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400亿元,同比增长12%。

  市商务局将聚焦深化改革,加快集聚高端产业、创新要素,进一步推进会展业产业集聚和行业健康平稳发展,进一步提升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加快“电商+”产业融合和电商发展人才支撑体系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将在制度创新、营商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优化环境、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首创性探索,加强在特色创新领域的会商和研判,发挥科技大市场等平台作用,形成一批全产业、链条式、系统集成较强的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西安样本”。

   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

  “西欧”等集结班列即将开行

  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副主任苏国峰围绕全力推动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工作推进情况。

  据介绍,国际港务区围绕枢纽重大功能平台建设、枢纽内重点项目建设运营、枢纽与产业联动发展三个方面加快推进工作。西安港综合口岸已建成完工,计划8月份投入使用,有助于大幅提升西安港口岸作业能力。国际港务区全面推进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发展,加快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在“襄西欧”“徐西欧”等集结班列成功开行的基础上,即将开行“晋西欧”“闽西欧”“湘西欧”等集结班列。同时,国际港务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努力建立全生态链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保障体系。

  国际港务区将聚焦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贸易通道。目前,国际港务区已整合了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资源,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西安港集散分拨,下一步将围绕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国际物流中心、产业转移中心、人文交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贸易中心建设,全力将西安港打造成为内陆第一大港,引领内陆地区开发开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耀青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