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西安市委礼堂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

12.06.2016  17:41

  建于上世纪50年代、已成为西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原西安市委礼堂,被列入新近公布的西安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这对家住南院门的周琦老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今年86岁的周琦老人一直为西安的一些老旧建筑的保护奔走。5年前,老人就向相关部门建议,将原西安市委礼堂等一些标志性建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起来。他表示,随着西安城市建设改造加速,一大批代表着西安各个年代特征的建筑被拆除,这会导致一个城市记忆的消失,是一种破坏行为。

  原西安市委礼堂位于南院门原西安市委大院,西安市行政中心北迁后,现在大院已成为碑林区委、区政府办公地。原市委礼堂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留法归来的建筑师洪青牵头设计建造,是当时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作。建筑主体采用传统的歇山屋顶,内部是现代的钢筋水泥结构,建成至今,这里曾举办过许多重要活动。

  据了解,被列入西安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的共16家,除了原市委礼堂,还有现在作为莲湖区政府办公地的原市政府市长楼、省检察院办公楼、省民政厅办公楼、民盟陕西省委办公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记录档案,使用单位不得在文物保护范围内乱挖乱搭乱建。(记者 张小刚)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