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历练 别样青春: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9.01.2015  09:4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博士生服务基层计划。该校2013年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2014年与陕西汉中市汉王镇中心小学建立对口支援,研究生支教团在基层支教岗位上充分发挥了支教团成员服务地方的先锋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得到了服务地区市、县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实践中完成岗前培训,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小学生讲解力学知识   完善机制 重视岗前培训               该校在首届支教团工作开展前,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研究生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研究生支教招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了支教工作组织保障机制。             根据支教团工作服务地特点、业务内容等实际情况,该校团委进一步组织了教学技能培训,通过在西电科大附属小学为志愿者举办小学教学技能、教学实践及试讲、教务与办公系统培训等,提升支教团成员教育教学素质。在系统有效的志愿岗前培训基础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出发前即具备了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系统的教学与管理能力、沉稳冷静的身心素质、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和全心全意的服务意识,保证了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为陕西汉中市汉王镇中心小学学生上第一节英语课   传递知识 扎实日常教学               进入支教岗位后,该校支教团志愿者认真准备,积极适应,克服了语言交流、环境气候不适应等困难。他们谨记一线教师的工作定位,努力开展创新高效课堂、让学生听好每一堂课。“在教中学、在学中教”,从课前预习、熟悉课本知识,到编写教案、理清教学思路,再到课堂授课、反思教学过程,最后到批改作业、总结教学经验,支教团成员虚心向当地以及西电科大附小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结合自己教育教学特点,使得所授课程进展顺利。             除课堂教学实践效果外,另一个教学成果的体现就是学生成绩的提升。支教团成员通过单元检测及时反思总结,调整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踏实学好每个知识点。在多次测验中,各位支教团成员所带科目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支教团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在2014学年的开学典礼上,支教团两名学生被评为2013-2014学年度校级“优秀教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课后教山区孩子弹吉他、摄影等,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   播撒爱心 开展守护行动               该校研究生支教团在扎实开展教学工作外,还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服务地汉王镇15个自然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汉王镇中心小学384名学生中,有48%的学生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于这些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缺少沟通、疏于教导,缺少亲情陪护和课业辅导,学生成绩普遍偏低、性格过于内向。             为了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填补内心的空白,让他们的童年更加丰富多彩。支教团开展了“瑞金之心,薪火相传”主题系列活动,坚持以陪伴为主、辅导为辅的形式,自2013年起,两批支教团十二名成员利用周六时间,已经走进汉王镇九个自然村为近百名学生进行家庭式陪伴辅导,深入到留守儿童家庭中,以讲故事、做游戏、体育锻炼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们共度周末,弥补他们长期以来亲情的缺失,安慰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这是自陕西省各高校研究生支教团创建以来,开创的首例持久陪伴留守儿童的社会志愿活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为支援学校小学生辅导课后作业   奉献服务 关注区域发展               该校支教团志愿者一方面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在汉台区团委的帮助及指导下,两批支教团成员先后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随当地镇政府深入光华村、白庙村等重点禁烧区开展秸秆禁烧法规宣传活动。通过进家入户发放《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资料,在宣传栏张贴《汉中市禁止露天随意焚烧秸秆管理办法》,走向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进行现场讲解等,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焚烧、保护生态环境等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志愿者还配合汉王镇政府,协助完善了当地人口户籍信息的整理工作,对当地的基本家庭状况以及人口的迁入迁出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积极将所了解的实际情况结合日常教育教学,进一步推进支教工作的有利开展。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度过了愉快而丰富的节日   绽放理想 传承志愿精神               连续两年、先后派出两届的该校研究生志愿者们在汉王镇中心小学的师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始终忘不了不远万里前来支教的12名志愿者教师。至今,汉王镇中心小学教务处的档案柜中仍保存着几本笔记,这是第一批支教团的听课笔记。该校研究生支教团团员以自身的努力和付出,书写了志愿服务的精彩。他们坚信“青春不需要华丽的修饰,需要的是具体实在的经历”,希望以基层工作的历练,完善自我,在适应中成长,在奉献中超越,努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人。2014年末,该校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活动结束,但志愿精神永不停歇,该校志愿者们又将开启了新的征程,争取更大规模的支教实践,收获更有利于当地师生的支教成果,赢得更加精彩的志愿奉献经历。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