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中排名第四

29.06.2016  13:13

        日前,国家科技部发布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在百余家国家高新区中,西安高新区综合排名第四。在全部4个一级指标排名中,西安高新区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科技部对高新区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从业人员结构、 知识产权 保护、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突出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西安高新区要坚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和“一带一路”创新之都的战略定位,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若干可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改革措施和创新政策,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知识创新和科技创造能力持续提升。 从综合排名的衡量标准看出,GDP不再是衡量高新区实力的头号指标,自主创新能力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西安高新区在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单项排名始终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茅。 
        据悉,目前,高新区已聚集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和技术中心200余个,其中国家级30多个;拥有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中心120个,其中世界500强研发机构48个。“ 十二五 ”期间,累计培育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1.8万人,累计新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1126人,累计引进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30人。 
        “多年来,高新区一直不断探索,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为纽带、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军民融合为特色、科技金融为助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安建利表示。 
        2015年高新区全年新注册各类企业8300余家,备案科技企业小巨人累计达到43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企业总数超过4万家,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二位。区内企业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300多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60多项、行业标准300多项。 
        在促进知识产权增长方面,西安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2015年新增专利申请41782件,专利授权14380件,分别占全省的56%和43.1%,位居全国第三位。区内136家企业的156项知识产权,通过质押实现贷款6.82亿元,占到全省质押贷款金额的54.6%;西安高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特色试点平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成多元支撑。 从评价结果看,西安高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两项指标的拉动作用愈发显著。 
        25年来,高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科技服务业多元支撑的发展格局,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 
        2015年,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2746亿元,同比增长15.13%,经济总量位居全国146个国家高新区第三位;2015年,西安高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产值营业收入达到8650亿元,占到高新区产业总收入比重超过65%。 
        示范引领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 西安高新区在实现综合排名上升的同时,正在着力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之都。 
        为此西安高新区将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强化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力争到2020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超万亿;以“特殊人才跨越计划”为抓手、以科技金融为支撑,力争到2020年科技型企业达到5万家,孵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领军型创业团队超过100个,“创业千人”超过100人;以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力争到2020年军民融合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军民融合类上市企业超过20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超过6%,创制国际标准超过50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超过100家;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力争到2020年聚集世界500强企业超过200家,实现进出口总额超过500亿美元。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全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起始之年。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红专表示,高新区将紧紧围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通过“三大路径”、“五大工程”实施,深度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新布局,努力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一带一路”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先行区。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