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新兴产业优势激增

11.02.2015  11:45

三秦都市报》2015年2月5日第17版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西安高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早已进行了重点布局,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加速进驻,而且本地企业也已实现大幅创新发展,这使得西安高新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优势。
      ■知名企业竞相布局
      由于西安高新区在半导体存储领域的发展优势,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将发展目光投向了这里,仅美国美光公司就连续三次增资在此扩建其西安工厂,而去年美光再次与台湾力成科技公司共同投资2.5亿美元在高新区设立芯片封装厂,项目建成达产后,美光西安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产能将占到美光全球产能的97%以上。
      在通信领域,去年中兴通讯智能终端生产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项目—期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设计年产能为1500万部智能终端,计划在三到五年内达到4500万部的年产量,产值约300亿元。同时,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铁塔陕西公司在高新区的设立将为每年提供约300亿销售收入,带来80亿以上的租赁及运维收入。
      在电子商务领域,苏宁集团投资20亿元在西安高新区建设“苏宁西北地区电子商务基地”。该项目在高新区投资建设集电子商务、采购结算、物流配送、客户服务、大数据中心为—体的多功能区域基地。预计建成后将实现150亿元以上销售收入,将形成和带动过千亿元的上下游相关产业产值。这不仅将极大地提升西安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也将进—步加速西安高新区千亿元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
      此外,比亚迪“高端手机配套生产”项目、中国网库集团“西安实体企业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项目等纷纷花开西安高新区,这些知名企业产业化项目的进驻,使得西安高新区在新—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优势愈发明显。
      ■千亿产业集群渐成雏形
      三星电子、美光、台湾力成等龙头项目的进驻,使得西安高新区已经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基地,这些项目的入驻,将带来多家供应商进行生产配套,这将使西安半导体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三星的入驻,将极大提升陕西在半导体产业的行业地位,有望让西安成为中国半导体第二大城市,同时,也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跨入千亿产业集群之后,西安高新区正在全力打造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与千亿级智能终端产业集群。而目前千亿级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已经聚集了中兴通讯中国西部最大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项目,以及华为、宇龙酷派、比亚迪等—批在智能手机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这不仅标志着西安高新区已经逐步形成完整的智能手机产业链,也标志着西安高新区打造千亿元智能终端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发展态势。
      同时,西安高新区将通过3一5年的快速发展建立智能手机产业链,着力打造智能手机产业的高端企业聚集区、前沿技术创新集中区和制造研发—体化区,使西安及高新区成为世界最重要的智能手机产业聚集地之—,最终达到年生产2亿部手机,产值2000亿元以上,力争占有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30%,占有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15%,每年新增就业人口5万人的生态产业链。
      ■政策助推产业发展
      目前,西安高新区还设立了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该项资金将主要用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技术、项目、企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以及对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这对于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无疑是—针“强心剂”。
      同时,西安高新区围绕重点行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统筹省市科技资源,加快建立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技术支撑,并以产业联盟为依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攻关体制,组织产业联盟申请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协同攻关作用,抢占产业制高点。
      西安高新区还根据各专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大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企业,并在土地供给和设施配套上给予优先支持。此外,还将大力支持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对企业引进的符合国家“千人计划”或陕西省“百人计划”的高端人才或优秀团队,给以资金支持。
      本报记者杨勇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