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为C919装上翅膀

15.12.2015  13:17

2015年12月8日《陕西日报》第13版

      记者 侯燕妮 雷魏添
      11月2日,中国商飞浦东制造总装厂内,两扇帷幕缓缓拉开,一架蓝绿涂装的新型商用飞机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终于下线。
      消息传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副院长李栋在兴奋之余,回想起了7年前的那个平安夜。2008年12月24日,时任西工大大客联合工程队常驻上海分队队长的李栋,作为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16个专业组的代表在半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大型客机的研制是几十年来中国航空人的理想,能在第一线为大型客机的研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我想等到中国大型客机研制成功的那一天,大家都会很自豪地回忆起在上海的这段时光。
      “一起工作的经历令人终生难忘
      2008年5月11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一大批西工大校友开始在中国“大飞机”这一战略工程中挑起大梁。
      “5月份,我在上海飞机设计院见到了C919副总设计师陈迎春,来之前以为就是让学校派几个人去他们单位参与一些研究工作。”李栋告诉记者。陈迎春的意思是,要抽调全国相关单位的力量,成立一个集全国航空界所有力量的联合工程队。“我深深地感觉到责任重大。
      回校后,西工大的校领导班子迅速着手在全校范围内抽调兵力,“航空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材料学院等近10个学院,几乎涵盖了我校所有的工科学院。”李栋回忆当时的情况。当年7月,李栋带着十几位教授前往上海,来自全国的联合工程队的队员也陆续到达。按照设计的要求,代表们被细分成16个专业组。西工大与航天十一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7所单位和高校一同负责总体气动组。
      李栋说,“现场下达的任务,由我传达回学校,学校的团队再进行攻关。我们除了参与重点项目的攻关外,主要负责相关的协调工作。小组内部也会进行一些小竞争,比如对同一个任务,我们先背对背设计,再集中评比,拿出最佳方案。”他感叹道,“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16个专业组的背后站的是整个中国航空队。
      据统计,国内有22个省份、200多家企业、36所高校、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了C919大型客机研制。可谓,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
      “从个人来说,在联合工程队的这半年里,我从来自不同单位的航空前辈、同事那里学到了很多,不论是专业水平还是专业视野。专业组的同事之间也建立起了更多的工作联系和深厚的感情,令人终生难忘。”李栋说。
      中国人有能力制造属于自己的大飞机
      众所周知,航空制造业作为一项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国家的工业基础、人才储备,以及材料、电子等各行各业的要求颇高。大型客机的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C919大型客机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及航空工业发展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
      “翼型设计是非常核心的技术,这样的技术根本学不来,必须自己一点点从零开始摸索着学习。”飞行器设计工程系教授白俊强表示,“学校自主承担的C919超临界翼型和机翼设计,气动效率就优于空客320及波音737目前的水平。
      据中国商飞公司透露,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材料首次在国产民机大规模应用,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在C919机体结构用量分别达到8.8%和12%。C919大型客机研制实现了数字化设计、试验、制造和管理,数百万零部件和机载系统研制流程高度并行,由全球优势企业协同制造生产。
      “我们可以骄傲地说,C919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们也可以自信地说,中国完全有能力造自己的大飞机。”白俊强说,“2007年的时候,一些外国工程师来交流,我们只有听的份儿,而且还是一知半解。经过7年的自主研发,如今在气动外形设计甚至整体外形设计方面大家都可以平等地交流了。
      面对一些国人对C919“黄皮白心”的质疑,白俊强解释道,“C919是要参与国际竞争的,必须压低成本,才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在全球一体化时代,没有一家民用飞机制造商会制造所有的零部件,波音和空客也是通过全球采购实现集成总装。
      “大飞机的下线还只是开始,希望大家多关注大飞机的前途。未来我们还要完成首飞,取得适航证等等。”白俊强介绍道,“最难的还是要取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认证(FAA),这样才有资格在欧美国家销售。估计到2018年我们就能坐上属于自己的大飞机了。
      让业内赞叹的“西工大现象
      采访中,李栋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为了配合上海团队的研发工作,担任西工大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队长的宋笔锋教授曾带着十几位老师和学生在上海的厂子旁边一所很旧的招待所租了几间房子,带上几台电脑,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商飞的领导们知道这个事情非常感动。
      国家“大飞机”专项启动后,西工大积极配合,专门成立了一个百余人的“大飞机领导小组”,并特别设立了大飞机项目科研专职管理岗以便统筹协调,特批100万元科研经费用于大型客机研究启动经费,与中国商飞公司合作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为大飞机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如今这些当年的学生都已在大型客机研制的一线担纲重任。
      2011年5月31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教育改革”项目调研组来到西北工业大学。其间,调研组将大批西工大校友成为国防科技领军人物称为“西工大现象”,并对此现象发出一连串追问。在“孔雀东南飞”的大环境下,是什么精神令西工大人执著坚守西北、执著坚守国防?在出国潮持续涌动、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的形势下,是什么力量令世代西工大人坚持航空报国的理想?西工大人的爱国、奉献与创新动力究竟从何而来?
      “我们能保持这么好的成绩,和当年的好底子是分不开的。”长江学者、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宋笔锋感叹道,建校73年来,西工大对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三实一新”,即“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其本质强调“求实”、“求真”和“求新”,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做学问,要求他们既能仰望天空又能脚踏实地,在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扎实求索中追求真理。
      “‘三实一新’是我们西工大人精神风貌的传承,早已深入到我们血脉之中。”白俊强对此表示赞同。
      宋笔锋告诉记者,“今后,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赶超世界一流先进水平。尤其作为西部院校,更要强化融入国际竞争的意识。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