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学院“建家”工程促进工会工作模式优化升级

24.01.2015  10:41
            近年来,西藏民族学院教育工会按照学校内涵发展要求,主动转变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四家”创建工程,将工会建设成为广大职工提升价值的“文明之家”、凝心聚力的“心灵之家”、维护权益的“温暖之家”、表达意愿的“民主之家”。伴随着工作模式的优化升级,实现了工会工作以米面油唱主角的“餐桌”式模式向以精神文化大餐唱主角的“内涵式”模式的转变。             ——创建提升价值的“文明之家”。 围绕学院学风建设和师风师德建设两项工作,学院工会联合教务处等部门每年定期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展示才华、提高教学技能和密切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一批青年才俊从中脱颖而出,走出校门同全区、全国的教育精英对练过招,取得了不俗战绩,增强了岗位荣誉感。2014年,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王彪和信息工程学院张春玉两位青年教师作为西藏高校代表在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分别斩获文科一等奖和理工科三等奖,为西藏教育和教师队伍争得了荣誉。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障教师身体健康,学校工会于2011年为全院专兼职教师配备“小蜜蜂”(便携式数字扩音器),并邀请了播音专业教师举办“嗓音运用和保健”主题讲座,指导教师正确使用嗓音,受到教师一致好评。同时,工会每年积协同有关部门、二级学院组织开展“师德师风”演讲、征文竞赛活动,有力推动了学院院风建设。

西藏民族学院教工之家举办青年教职工联欢会
              ——创建凝心聚力的“心灵之家”。 学院工会从硬件、软件两方入手为教职工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了职工的心灵归属感,营造了凝心聚力的良好氛围。 一是 打造“教职工活动中心”和“教工之家”两个品牌服务项目。2010年,学院工会升级改造了“教职工活动中心”,开辟了球类运动场地,设置了多功能健身器械,每日定时开放。2011年,建成了功能完善的“教工之家”,为职工召开小型座谈会、举办学术沙龙提供了温馨舒适的空间,特别是为校外居住的年轻教职工休息、学习提供了便利。 二是 提升文化品位,加强职工教育。党的“十八”胜利召开以来,工会联合院党委宣传部、团委、离退处等部门举办了“畅想中国梦”师生诵读、合唱、征文比赛,“中国梦•民院情”师生摄影书法作品展等一系类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加强职工教育,激发职工爱国、爱藏、爱院意识。 三是 依托职工文体协会,广泛动员职工参与文体活动。先后组织成立了健身、足球、篮球、书画摄影等兴趣类协会,形成“院工会为主导,分协会为主体”的文体活动组织模式。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教职工健康走、球类比赛、跳绳比赛、摄影书画比赛等活动。同时,常年坚持做好健身舞蹈活动,聘请专业舞蹈老师全程指导,校园每天晚上参与跳舞健身项目的教职工都超过100人次。                   
            ——创建维护权益的“温暖之家”。 学院工会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入手,切实关心职工权益。学院连续开展4年的“生日暖心蛋糕配送”工作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每位职工生日当天都能收到一个高品质的十二寸生日蛋糕,每份生日蛋糕还附有一封以学院党委、行政名义发出的感谢信,让每位职工都能感受到学院的细致关爱。针对家庭经济困难职工“送温暖”工程同样受到职工欢迎。近年,院工会根据自治区教育工会启动的“园丁关爱行动计划”要求,累计慰问帮扶约30人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职工家庭资助慰问45人次;利用节假日慰问退休职工、劳模、强基惠民人员家属、一线值班人员近100人,不定期慰问因病住院教职工200多人次,努力营造关爱教师、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关爱妇女系列活动受到女性师生的欢迎。学院于2011年底成立了西藏民院妇女工作委员会,全面加强关爱妇女工作。本年度,妇委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三八妇女节”之“舞动锅庄手牵手 民族团结心连心”活动、女教职工美容健康讲座、女教职工代表座谈会等活动,受到女性职工的一致欢迎。             ——创建倾听民意的“民主之家”。 学院工会在院党委领导下,积极组织协调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深入基层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建议,动员教职工参政议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有效地保障了教职工政治权利。开通工会网站畅通了学院工会与二级分会以及广大教职工间的沟通渠道,强化了学院与教职工之间的桥梁纽带关系。同时组织职工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和自觉运用法律保护权益的能力。2014年,组织全院教职工学习《劳动法》,并参加自治区总工会关于开展纪念《劳动法》颁布二十周年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据工会负责人介绍,学院工会将在2015年完善二级单位教代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并将指导各个二级分会建立“职工之家”,使工会工作落实到基层,更加贴近教职工。(文/郝世亮)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