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中国”: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中国农业现代化

20.10.2019  00:21

  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到底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制定实施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加大在教育、农业科研、新技术推广应用等领域的公共投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2018年我国粮食产量近6.6亿吨,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超过8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农业持续稳定的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压舱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推动器”。农民收入实现新跨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6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69:1;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这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新型智库是推动我国“三农”工作的一支重要智力支持队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诸多成就,离不开智库的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作用。由国声智库和“丝绸之路智库共同体”共同推出的“智库观中国创新发展工程”致力于新型智库成果“一体多元”的转化与应用,通过整合链接“智、政、产、学、研、媒”等优势资源,创新“智库+平台+知识产权+投资+产业+大数据+城市”新模式,以智慧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打造智慧科学产业生态链,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战略发展大局。

  “智库观中国创新发展工程”设置“智库观农业”板块,聚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探讨农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之策,建言农业科技向生产领域转移扩散的新途径,总结成功经验,挖掘样本案例,助推我国农业农村全面协调发展。

  “智库观农业”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难点和短板。要加速以过去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引领与支撑。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便捷化生产过程、有效控制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把前沿科技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

  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是当前和未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切实把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代农业第一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为总结成功经验,惠及更广大的农村地区,“智库观农业”研究梳理了国际国内依靠科技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的典型案例,总结和分析了各自优势和特色,有助于我们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

   美国“农业硅谷”:加速农业科研、教育与产业化集聚

  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是美国农业最发达的州。有7万多个农场,农业用地占全州30%,主要为灌溉农业,生产的农牧产品种类丰富,其中甘蔗、蔬菜、水果产量居全国突出地位,稻米和棉花产量第二,为全国重要的牛奶、蛋、肉产区。

  戴维斯(Davis)距加利福尼亚州首府萨克拉门托20公里左右,是一座只有6.5万人口的小城,久负盛名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就坐落在这里。依托该校科研创新,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新技术公司集聚于此,形成“农业硅谷”。其中,依托戴维斯分校植物科学系科研力量成立的“种子生物技术中心”是植物繁殖和育种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为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种子行业贡献了许多成果,尤其是基因改良育种等先进技术。在戴维斯分校周边分布着200多家种业公司,包括美国最大的9家,已形成高科技带动的产业聚集效应。

  除了“种子生物技术中心”,相关产业研究机构还包括“世界粮食中心”、“罗伯特·蒙达维葡萄酒和食物科学中心”等。这些研究机构将科研、教学、产业应用联系在一起,不断产生新的科研成果,推动商业化应用。戴维斯分校和相关研究机构不断开发的具有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项目,吸引了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巨额投资。在加州中部谷地农业产区,戴维斯分校的科研成果涵盖作物、牲畜、环境、机械等农业全产业,提高了农业的劳动、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增加值。2018年该州农业产值达528亿美元,科技的贡献不可小觑。

   “杨凌模式”:多主体参与、多模式并举的农业技术推广协同体系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由陕西省直辖、22 个中央部委共管的、最早成立的农业高新示范区。在国家和陕西省的大力支持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得到快速发展,并形成了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政府主导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模式、合作社主导模式与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校主导模式等多主体参与、多模式协同发展的“杨凌模式”。

  杨凌示范区充分发挥每种转化模式运行机制的优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例如,对于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业科技成果,发挥政府主导模式在宏观政策制定、项目管理、资金扶持等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利用行政渠道,将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农推部门自上而下推广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去。高校是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高校科研人员与研究成果为依托,对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的把握具有显著的优势。而企业主导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有明显的市场导向特征,推广效率和市场敏感度都高于前两种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导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效的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家一户办不了,社区组织统一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消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实践。截至2017年,杨凌示范区推广面积达7187万亩,其示范推广总效益212 亿元,示范推广基地306个。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肯定了农业高新示范区在引领农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决定在 2025年前在全国建成一批不超过30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复制“杨凌模式”。

   院士团队的“科技小院”:主动下沉的技术推广队伍

  为克服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带领团队成员走出象牙塔,深入生产一线贴近实际开展生产调查、抓准生产关键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同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小院为圆心向外快速传播推广,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零门槛”的科技服务,推动农业发展。

  国家级科研团队主动下沉,扎根农村基层,以覆盖全国的“科教专家网络、政府推广网络、校企合作网络"为平台,与千百万农民一起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的新型技术应用模式是“科技小院”的特色。经田间验证和农民实践改进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方案一旦被确定下来,就可以通过科研人员、政府技术人员、企业人员和农民共同参与式的推广模式,以标准化、机械化、产品化和信息化等手段开展大面积推广应用,使这些先进的实用技术被广大农民所采用。在10年里,共有1152名研究人员、6.5万名农业推广人员及13万农业相关企业人员和452个县的2090万农民参与了这一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工作。“科技小院”在推动农业科技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上发挥了的重要作用。

   南繁基地:依托天然优势形成中国“种业硅谷

  海南省南繁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大温室环境和独特优势,是我国唯一的、不可替代的育种科研基地,为实现种业现代化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南繁工作始于 1956 年,目前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14家科研单位、种子机构和461家企业,6000多名育种人员汇聚海南进行南繁育制种,制种产业超过15万亩,产值近10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 2013年视察海南时指出,要将南繁育制种基地建成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目前全国农作物品种有80%都经过南繁选育,南繁作物种类目前已经扩展到水稻、棉花、小麦、烟草、蔬菜等30余种。

  除了以上列举的四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许多地方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如山西省的“院县共建”模式,即拥有技术优势的省农科院出技术带项目,携手地方政府出场地带劳力,根据地理条件,推动一项或多项产业向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路径。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建设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加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联盟、产业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园区等建设。”对此,“智库观农业”认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持续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总结经验和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作者:于爱芝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国声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