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能耗增速持续加快 结构调整带来用能强度下降

03.03.2017  18:39

    ----2016年陕西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随着煤基化工的原料和产成品价格关系渐趋合理,陕西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的需求变强,一些规模较大的煤基耗能项目陆续达产达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出现较快增长,2016年增速在全国排第三位,仅次于西藏和新疆,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化工、冶金行业景气度回升,能耗增长加快趋势尤为明显。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规上工业用能强度加快下降。重点耗能企业单位产品能耗下降面扩大,高技术电子行业、消费型行业等低耗能产业加快发展,使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且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

 

 

  一、电力、化工、石油石化行业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

 

  2016年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840.26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同期增长4%,,其中重工业能耗增长4.1%,轻工业下降1.2%。年内规上工业能耗增速呈不断加快趋势。

 

  

 

  分部门看,受新投产煤电、煤制油项目带动,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力、化工、石油石化行业能耗较上年同期增长8.1%、3.6%和3.9%,分别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2.5、0.8和0.4个百分点,是影响能耗增长的主要部门。下半年冶金和有色行业增速回升,冶金、有色行业累计能耗较上年同期增长1.7%和7.0%,较本年1-2月回升27个和22个百分点,能耗增速回升幅度大。

 

  部分传统行业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仍比较明显,能耗相应较同期有所下降,烟草、纺织、机械、建材行业能耗分别下降14.8%,8.2%,4.7%,6.2%,合计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0.5个百分点。

 

  分大类行业看,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7242.67万吨标准煤,较上年同期增长5.2%,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4.2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能耗比重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能耗增长10.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6.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0.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7.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能耗增长8.2%。其他非高耗能行业能耗1597.58万吨标准煤,下降1.3%。

 

  

 

  二、新投产项目耗能构成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量主体

 

  近年来围绕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目标,全省一批煤化工、煤电、煤制油项目建成,并陆续达产达效,2013至2016年全省累计增加年耗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28个,这28户企业2016年全年能耗共1736.70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能耗总量比重达到19.6%。

 

  

 

  分年度看,2014年榆林新投产3户煤制甲醇企业,1户煤制初级形态塑料企业,新项目对规上工业能耗增量贡献率升至92%。2015年渭南1户煤制初级形态塑料项目,榆林1户电石生产企业、1户煤制甲醇企业投产,新项目贡献率达到121%。2016年榆林、延安、杨凌分别新上规模较大的火电机组,榆林1户煤制油项目及其配套的空气化工企业投产,全年新入统项目耗能458.29万吨标准煤,带来能耗同比增量370.6万吨标准煤,对规上工业能耗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0.3%。上述统计数据表明,新投产项目耗能已构成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量的主体,是规上工业能耗总量控制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

 

  

 

  三、规模以上工业用能强度加快下降高技术行业、消费型行业贡献显著

 

  2016年全省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8%,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0.6个百分点。技术节能方面,2016年全省259家重点耗能企业在统计监测的63项产品单耗指标中,有60项与上年同期具有可比性,43项产品单位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下降面为71.7%,较上年同期扩大1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节能方面,由于非高耗能行业单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行业扩张有利于规上工业单耗下降,2016年规上工业在统计的34个非高耗能行业中,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经测算,这27个行业合计影响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上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行业、消费型行业对规上工业能源消费强度下降贡献显著,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影响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8、0.5、0.5和0.4个百分点。

 

  

 

  四、甲醇价格上涨、钢铁去产能可能影响全省规上工业能耗进一步增长

 

  (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为全省甲醇生产带动能耗大幅度增长埋下伏笔

 

  甲醇作为石油化工大宗产品,价格随国际油价而波动,2016年9月底OPEC宣布限产计划后国际原油价格开始上涨,甲醇随之打破持维持了一年的2000元/吨的低价,进入上涨区间,目前原油价格50美元/桶左右,甲醇价格2800元/吨,回到煤制甲醇企业盈亏平衡点以上,促使全省煤制甲醇企业提高产量水平。原油价格100美/桶时,甲醇价格曾达到历史高点3800元/吨,如2017年油价在2016年底的基础上继续走高,甲醇价格也会进一步上升,刺激相关企业扩大生产。据了解,全省甲醇产能约1100万吨/年,2016年规上工业甲醇产量476万吨,能耗854万吨标准煤,甲醇的产量和能耗还有较大增长空间。如全省甲醇产能全部释放,最多将带来约100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增量,对能耗总量控制构成潜在压力。

 

  (二)钢铁去产能政策可能影响全省能耗进一步增长

 

  2016年随着经济回暖和钢铁产能压减,钢铁的价格指数从年初的60左右上升至四季度的100左右,高线、螺纹钢、冷轧薄板、中厚板四种钢材的平均价,从2016年初的2200元/吨,年底上涨到3800元/吨。在2017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河北、山西、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分别明确提出将压减钢铁产能3186万吨、170万吨、610万吨和55万吨,全省在2016年完成压减钢铁产能230万吨后,今年提出的举措是推动钢铁企业重组,因此在2017年全国范围内钢铁产能继续压减的背景下,全省的钢铁生产有可能进一步回暖,冶金行业能耗势必在2016年增长1.7%的基础上继续加快,形成工业能耗增长的压力。

 

  五、对策建议

 

  经济发展和煤炭资源就地转化需求构成全省能耗总量增长的实质性推动力量,多年积累的煤化工项目产能释放,能耗增长压力随之而来。2017年将是节能降耗工作压力非常大的一年,应根据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新上项目能耗预期,在用能总量考核目标方面争取空间。

 

  (一)加快实施兰炭、电石、铁合金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化工产业高端化,促进产业聚集,形成以煤为基,多产业链高附加值发展的产业集群。落实环境责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能源化工循环经济基地建设。鼓励煤基科技领域的创新活动,使科技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创造政策环境,加快发展高附加值低耗能行业,以结构转型促节能减排。鼓励具有增长潜力的消费型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具备市场影响力的本省品牌。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进一步开发新能源,为风机制造、太阳能光伏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创造市场空间,形成省内良性循环和产品蓄积。

 

  (三)按照《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规定,督促用能单位建立和完善能源监测制度,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配备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定期对主要用能设备以及本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及时将新开工的高耗能项目纳入重点耗能企业季度生产单耗统计报表,掌握企业主要生产环节单耗情况,督促企业改进技术和精细化管理。加强大型耗能企业用能管理的示范效应,以典型企业带动整个行业,形成行业内能效水平对标管理的氛围。

 

  (四)面对全省能源短期内仍以煤炭为主,能耗总量将继续增长,空气污染问题成因复杂,形势严峻的局面,部门之间应加强交流,密切合作,提前筹划,及时预警,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社会财富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