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实践在青山绿水间延伸
“6年前,这两条河上漂浮着垃圾,河水浑浊,但现在你们看……”顺着朱先萍手指的方向看去,河面水波荡漾,河道两旁,垂柳在风中摇曳。9月15日,旬阳市双河镇女子护河队队长朱先萍像往常一样,带着几名队员,沿河道捡拾垃圾。
双河镇因境内西岔河、潘家河交汇而得名。过去,河边垃圾遍地,河水污浊。从小生长在这里的朱先萍眼瞅着“母亲河”变脏变浑,心疼不已。2017年,她和高坪社区的9位姐妹商量后,自发成立“女子护河队”,定期沿河清理河道、捡拾垃圾。6年来,她们走过的路已超过万里;6年来,她们捡拾的垃圾达几十吨。朱先萍先后被授予“巾帼河湖卫士”“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等称号。
2018年,双河镇在全镇19个村、社区陆续建起了2000余人的义务护河队。自此,镇上的村组道路、河道河畔,经常活跃着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打扫卫生、清理河道,把文明的种子播撒在青山绿水间。
身兼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的旬阳市委书记陈红星说:“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我们把建设活动当作‘书记工程’来抓,要求市、镇、村三级书记分别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负责人,确保场地、人员和经费充足,实行市主导、镇推进、村落实的工作机制,努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田间地头开“处方”
“种油菜要选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旱土或菜园土作苗床土地。”9月7日,旬阳市粮油技术服务团技术员向锋在地头针对油菜种植等问题,给双河镇50多名群众开出“处方”。
双河镇西岔流域是旬阳市重要粮油生产基地。眼下正值油菜育苗期,针对许多种植户在油菜良种选择、育苗选地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困惑,镇上专门邀请农技志愿者来给大家现场答疑、开“处方”。“农技员现场手把手教咱选种、育苗、防虫,咋能学不会呢!”早阳村村民邹兴华高兴地说。
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旬阳市整合全市600余名农业、林业、烟草农技骨干,又招募村级专兼职护林员和畜牧防疫员4000多人,组成志愿服务团队,通过群众“点单”,召开“院坝会”,以志愿者到田间地头现场开“处方”的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培训和指导。
“通过‘院坝会’培训讲解、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如今,魔芋林下栽培、蔬菜育苗移栽、果树嫁接等技术得到了大范围推广。”金寨镇副镇长冯博说。
理论宣讲“声入人心”
“老师用咱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和事举例,把党的好政策讲明说透,让群众听得懂、好接受。村干部开展工作更容易了。”桐木镇沙沟口村党支部书记王义坤说起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直竖大拇指。
旬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建强队伍、灵活方式,打造“声入人心”理论宣讲品牌。他们采取专职与兼职、部门与基层相结合的方式,由市委党校11名骨干教师任专职宣讲员,从镇、部门遴选18名党员干部任兼职宣讲员,打造了一支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探索“基层群众点单—相关部门领单—志愿服务队接单”的运行机制,分层次、按类别开展宣讲,把宣讲内容与听众需求有效对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宣讲更注重互动参与性,结合不同宣讲对象,采取站立聚集式、田间地头式等,让宣讲形式更灵活,让宣讲内容离群众更近。”旬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夏崇庆说。
“文明快车+”从春天出发
旬阳春来早。每年樱桃花开时,段家河镇总能吸引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踏春赏花。今年花开时,镇上樱桃园里多了一群“红马甲”,他们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表演歌舞、花艺、器乐演奏等,成为花海中的一道红色风景线。
“赏花季每天都有近万人来旅游赏花。”段家河镇党委书记徐先宏说,“市文广旅游局和镇上组织了60多人的志愿者服务队,全天候为游客提供安全导游等服务。”
针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志愿服务队下沉难等问题,旬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分属相关部门的文艺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普法宣传车等车辆的服务功能集中“打包整合”,形成“文明快车+”。“文明快车+”按照群众需求,选派专业志愿者,定期到基层集中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演出、农技科普等实践活动。
截至目前,“文明快车+”已开展集中示范活动60余场次,开展农技科普、卫生健康服务120场次,宣讲党的理论政策90场次,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
旬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姚静说:“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以常态化志愿服务为基础,以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统一调度、按需派单,实现了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旬阳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编辑:张楠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