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违法付出应有代价

01.04.2015  11:10

      2015年1月1日起,新《环境保护法》开始正式实施,从“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保被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就在新法实施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1月12日印发《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部署加快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着力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重典治乱  
        国务院就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专门下发指导性文件,这还是第一次。文件出台的背景,反映了环境保护工作所面对的严峻形势。“重典治乱”,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这也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涉及环保领域文件时第一次采取如此激烈的措辞。 
        “事危则志远,情迫则思深”,尽管近几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全国环境形势总体趋稳向好。但一些地方监管执法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环境违法违规案件高发频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民心所向,施政所在。 
        美丽中国呼唤着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作为保障。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要求在资源环境领域推行综合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监管执法,保证法律得到严格实施,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环境法治的首要任务。《通知》的印发,是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直接体现,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有力措施。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是其中的重头戏,也对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14年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成为趋势。简政放权意味着将前端的环保任务部分地交给了市场,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给环境保护带来新的隐患,必须在事后加强相关的环境监管,加强监管执法有助于落实简政放权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工作。《通知》的印发同时也是强化环境监管执法的重要动作。 
        中国经济发展赢得了世界瞩目,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以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积聚和暴发出来。历史与现实叠加、发展与环保的纠结让中国的环保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态势。以现实中典型的例子而言,没有通过环评,未批先建项目是不少地方遗留的历史问题,按照老办法可以补办环评报告,但按照新环保法未批先建是违法的,有些地方先建项目到今年1月1日如果不停就属于违法,但新环保法又不能对以前的项目溯及既往,《通知》对遗留问题进行过渡期解释,有助于新《环境保护法》的落地实施。从这个意义上说,《通知》在新环保法生效之前颁发,配合新环保法生效,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彰显了国务院严格环境执法的决心。 
        重拳出击  
        “零容忍”,是环境监管执法的鲜明态度。应该说,“零容忍”是对有关立法尤其是新环保法重要规定的重申,也是我国环保监管执法一以贯之的立场,为此,《通知》要求坚决纠正执法不到位、整改不到位问题。坚持重典治乱,铁拳铁规治污,采取综合手段,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的高压态势。 
        五类行为被列为重点监管执法对象: 
        对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恶意违法行为,依法严厉处罚。 
        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对涉嫌犯罪的,一律迅速移送司法机关。对负有连带责任的环境服务第三方机构,应予以追责。 
        对违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越权审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得开工;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资源开发以采代探的项目,一律停止建设或依法依规予以取缔。 
        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不到位擅自投产或运行的项目,一律责令限期整改。 
        为保证环保监管执法重拳出击取得实效,两个时间节点被明确标注了出来:2015年底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一次环境保护全面排查;2016年底前,各地完成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清理整改任务。 
        重任在肩  
        权责对等,才有底气,方显威力。环境监管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意味着政府职能部门有了更大的权力,同时也意味着承担起了更大的责任。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环境监管执法工作负领导责任,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这对于完善环境监管机制、落实保障措施,逐步破解环境监管权责不清、体制不顺、机制不全、能力不强、法制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时期以来,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牺牲环境、危害生态的案例并不少见。环保部门正常的监管执法行为让路于经济效益最终损害的是民生福祉,没有民生为本的经济发展到头来是一场空。《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切实提升基层环境执法能力,支持环保等部门依法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既不能“不为”,也不能“乱为”,《通知》要求加强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境监管履责的监督。对地方政府的环保监管执法做出了明确要求。 
        环保监管执法部门担负的责任有了法规、法律上的要求,《通知》明确了依法依纪追究监管不履职、该查不查、该处不处、该移送不移送(该受理不受理)等四种监管不作为行为的责任,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要及时移送人民检察院。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倒查机制的建立让一线环保监管执法人员重任在肩。《通知》指出,对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任期内环境质量明显恶化、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且造成严重后果、利用职权干预或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等4种情况,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环保监管执法,阳光透明是一个主要特点。《通知》要求积极推行“阳光执法”,严格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阳光执法”主要体现在推进执法信息公开、开展环境执法稽查、强化监管责任追究。 
        一支精干、高效、专业的执法队伍是攻坚克难的主力军,《通知》要求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能力保障。2017年底前,现有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要全部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操守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新进人员,坚持“凡进必考”,择优录取。同时,80%以上的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规范执法行为。强化自动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监控手段运用。 
        重在长效  
        建立长效机制,是实现环保监管执法措施落到实处的措施保障。 
        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环保监管执法的权威性。《通知》要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要建立联动执法联席会议、常设联络员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等制度,完善案件移送、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惩机制,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衔接。移送和立案工作要接受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紧急情况时,要迅速启动联合调查程序,防止证据灭失。公安机关要明确机构和人员负责查处环境犯罪,对涉嫌构成环境犯罪的,要及时依法立案侦查。人民法院在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中,需要环境保护技术协助的,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给予必要支持。 
        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这同样延伸到了环保监管执法工作领域。 
        《通知》要求各省、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划分监管等级,健全监管档案,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巡查,每年按一定比例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进行抽查,指导市、县级人民政府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市、县两级环境保护部门承担日常环境监管执法责任,要加大现场检查、随机抽查力度。环境保护重点区域、流域地方政府要强化协同监管,开展联合执法、区域执法和交叉执法。 
        通过建立环境信用评价制度,诚信将成为企业的生死线,失信企业面对的是一次违法、处处受限这样高昂的越界成本。 
        《通知》要求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将其环境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损害公众环境权益的行为,鼓励社会组织、公民依法提起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同时,为做好环保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将健全环境监管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环境监管执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全额保障范围。

 

 

(责任编辑:郑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