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红色桥梁的"潮向延安"记忆

10.08.2015  10:42

  中新社西安8月9日电 题:红色桥梁的“潮向延安”记忆

  中新社记者 冀浩凡

  今年的夏天很热,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研究员杨武的心也热,每天都在接待专家学者、媒体人以及日益增多的游客。

  位于西安北新街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是抗战时期连接陕甘宁边区与外界的“红色桥梁”。70余年前,无数青年男女由此出发,跋涉黄土高坡,北上延安。那里,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中红色希望的所在。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研究员杨武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1938年3月,“西安八办”处长伍云甫得到毛泽东指示,“放手吸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进入延安”。

  据“八办”1938年上半年工作报告显示,当年来西安的抗日青年特别多,为此,“八办”专门成立了学生股,负责学生接待工作。其时由西安北上延安的1万余名学生中,经“八办”前往的就有2800多人。

  这股热潮在1938年至1939年达到顶峰,当时前往延安的学者、艺术家、知识青年等约6万人。这其中,不乏音乐家冼星海、作家丁玲等知名人士。一时间,延安“群英云集”。

  徘徊在静谧的展厅内,倾听着讲解员娓娓道来,一件件老式枪弹、发报机、出诊箱、打字机仿佛都鲜活起来,令人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鼓角铮鸣的战争年代。

  讲解员李婷透露,每年都有当年的“老延安”到此来寻梦,他们多已是耄耋老人,有的还带着孙辈。一位故地重游的“老延安”向记者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再回一趟西安八办,重温那段烽火岁月的往事。

  杨武介绍,当时青年们奔赴延安,需通过党组织、个人介绍,或参加延安学校的招生考试。据悉,中共先后在延安创办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30余所干部学校。

  这种战时教育满足了青年的报国热望与诉求,“简而言之,延安让青年们看到个人与民族的希望,置于当下,就是潮流所在、人心所向。

  当年每一位“潮向延安”的青年背后,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时至今日,通过展厅中的文字、图片、实物等资料,依然可以窥得一二。

  一位名为章岩的抗战青年在回忆录中写道:奔赴延安途中,在郑州遭遇日机轰炸,老弱伤残、惨不忍睹,九死一生;路途艰辛,身染疟疾,高烧不退,险阻重重。

  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资料员刘燕介绍,抗战期间,因“承担接送过往人员、为延安输送进步青年”的任务完成得最为出色,“八办”由此被誉为“红色革命的桥梁”。(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