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下身做事 潜下心育人:记陕工职院两位优秀教育工作者

14.11.2014  17:48
            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晓江教授从教32年来,一直不离教学一线,始终保持对职业教育的炙热情感,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舒蕾把对学生的爱,对学院的责任和对社会的担当深深融入到学生工作中,全心全力,尽职尽责做好每件事。该院教师沉下身来做事,潜下心来育人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晓江教授       王晓江:为教育发展奉献全部力量               在32年的教学生涯中,王晓江一直从事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及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1982到1999年间,他主要承担材料成型、模具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讲授、指导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和答辩等工作。1994、1996年先后主持开发了模具、焊接两个社会急需专业,制定相关的教学文件、开发教学资源,保障了新专业的培养质量,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近五年主要承担材料成型专业《铸铁熔炼技术》《专业新技术讲座》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年均100学时,教学效果优秀。2010年,王晓江获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秀实践性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人),2011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王晓江先后主编《铸造合金及其熔炼》等规划教材5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5万册,其中2本获“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获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主审《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等规划教材5本;主编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英语》第1、2版被机械工业出版社评选为年度畅销教材,2012年获“机械工业出版社最具影响力作者”称号。近年来,先后主持省级重点教改研究项目2项,出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现状分析与建设案例》等专著2本,并在省内外30多所院校交流和借鉴;参与教育部和省级重点研究项目4项。在《铸造技术》《教育与职业》等期刊发表学术论、译文50多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此外,由于在模具专业的学术影响力,他还兼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模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委员会主任等职。2009、2011、2012连续3年获得陕西省模具工业协会有突出贡献的协会工作者称号。             作为教学团队带头人,王晓江参与指导了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重点专业“材料成型专业建设方案”的制定、审定、实施以及铸造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得项目圆满完成并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在他的指导下,该院青年教师杨兵兵、韩小峰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省和院级教学名师;材料成型专业被确定为2007年“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铸造综合实训基地被确定为2008年“省级实训基地”、2013年“中国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也于2010年被授予“省级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先后担任了铸造专业三个班的班主任,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六年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去温暖每一颗孩子的心。             在从事党务工作的多年间,除做好党员组织活动外,他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新途径,主动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和政治工作,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该院教职工中树立起积极向上、教书育人、风清气正的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传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1999年以来,王晓江全面负责该院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主持了首届1999至2001级41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修订与实施工作,制定“高职高专学籍管理办法”等14项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及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他领导教务部门依据省上政策探索实行教考分离、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指导成立该院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委员会”等,有力促进和保证了教学质量。             2004年10月,王晓江担任该院副院长,承担起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工作,为此他精心部署、全力以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2005年该院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成为陕西省唯一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高职院校。作为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王晓江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教科研条件。他指导修订《学院教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项目过程和结果管理,使项目申报、立项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教师发表论文由2010年的326篇(核心139篇)增加到2013年的624篇(294篇)、专利由15项增加到73项,该院获“2013年度咸阳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他组织起草的《陕西省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现已经进入立法阶段。在该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吸引企业在该院设立奖学金、奖教金超过2600万元,捐赠仪器设备价值509万元,新增共建实训室18个,开办冠名订单班52个,受益学生3000多名,其中“欧姆龙订单培养”“亿滋订单培养”等已成为全国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典范。             从2007年起,王晓江分管中高职骨干教师省级和国家级培训、专业培训包建设等工作。经过五年的努力,该院现已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陕西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拥有4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培训基地;大连机床集团等22家单位员工培训基地、区域技术服务中心相继落户学院。近三年共完成6057人次的员工培训,863人的中高职师资培训,技能鉴定与培训工种达到25个,年均鉴定人数超过8500人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09年,陕西拟成立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王晓江作为该院代表,主要负责集团的牵头组建工作,在他的运筹推动下,“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于当年7月顺利揭牌成立,开启该院的集团化办学进程。在集团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24个职教集团前列:探索形成了“多元联动”集团化办学运作方式,建立起“六措并举”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形成“校企七联合”人才共育模式,形成“柔性顶岗实习”等10种校企合作模式,为集团化办学探索出成功经验并入选省和教育部典型案例。             32年来,王晓江数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默默付出,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潜心培养优秀技能人才,为该院发展奉献着他的全部力量。   舒蕾:把对学生的爱融入工作      
            “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眼中最有说服力的榜样。”这是舒蕾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作为该院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她同时兼任机械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机械学院团总支书记,负责三个年级2500余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参加工作12年来,她把对学生的爱,对该院的责任和对社会的担当深深融入到学生工作中,全心全力,尽职尽责做好每件事。             辅导员的工作,繁杂琐碎,刚参加工作时,她以满腔的工作热情,起早贪黑,整日忙碌奔波,但收效甚微。渐渐地,她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不仅要做好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信服。             舒蕾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她刻苦钻研管理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并先后参加了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陕西高校辅导员业务培训,顺利取得国家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师资格。舒蕾特别注重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勇于在常规工作中开拓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她先后撰写多篇学生工作论文,主持并参与了“学生素质养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陕西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院级课题“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等。她撰写的论文《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获机械工业高职与中专教育思政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与此同时,她还面向全体在校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公选课,为毕业生讲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参与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逐步朝职业化、专业化辅导员的方向迈进。             十二年辅导员生涯日复一日,丝毫没有消磨掉舒蕾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她深刻地感觉到“动人心者,莫乎于情,辅导员是一份以心换心的工作”。用爱和真情感动和温暖学生,也是她十二年如一日坚守辅导员岗位的“奥妙”所在。舒蕾多次走进学生家庭走访调研,坚持将温暖带给每一个学生和他们背后的家庭,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扶,更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知道回报的人。她连年组织青年志愿者关爱帮助咸阳特殊学校的聋哑儿童,该活动从该院机械工程学院起步,已辐射到多个二级学院,成为全院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标杆。该院2011级的一位女生,家境贫寒,自幼被养父母收养。入学不久养父就不幸去世,养母又出现精神障碍,直接导致该生性格极度敏感自卑,常常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造成在班级和宿舍中被孤立。当她得知这一情况,先是做通宿舍同学的工作,又数次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打开她的心结,了解她的困难,并通过村委会了解到该生的真实家庭状况,及时办理贫困生资助,并想方设法吸纳她进入学生会锻炼。慢慢地,这名女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正确方式,不再封闭、不再自卑,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强。毕业时,顺利地被一家国有企业录用,走上自己满意的工作岗位。             12载丹心育桃李,细雨和风勤润物。十二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舒蕾将关爱学生的深度、创新工作的力度、立德树人的高度、完善自我的广度融为一体,用火热的青春诠释着辅导员生涯多维度的精彩。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