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羊文化与狼文化

09.03.2015  16:08

  今年是羊年,职场上恰有所谓的“羊文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都倡导“狼文化”,要员工具有狼般精神,敏锐地把握每个机会,然后对猎物进行不屈不挠的群体进攻。相对于“狼文化”的“羊文化”,则是强调温和无争的工作态度,鼓励老板为员工提供有企业归属感的工作环境,提倡健康竞争。

  强势文化对垒谦和文化

  几年前,中国小说家姜戎《狼图腾》的热销,使人们对狼的生存哲学极力追捧。在《狼图腾》中,狼性文化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与此同时,企业界掀起对“狼文化”的崇拜,纷纷出现有关狼性的书籍,《狼道》《企业的狼性》《狼魂——强者的经营法则》等,成为职场人的指南。

  可是,这种强势管理文化也出现一些弊端。有企业文化研究者指出,狼文化中的残酷无情、你死我活、独断专行、无视人性等特点极易给员工带来巨大压力,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有职场网曾做过一项关于职场文化的调查显示,员工对“狼文化”管理模式非常不满,因为它把公司与员工的关系界定为单纯雇佣关系,员工缺乏归属感。

  因此,职场人士开始提倡比较温顺而谦和的“羊文化”。

  职场“羊文化”倡导温情、贴心式的文化,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对同事包容与关怀,同时对于自身的工作有种自发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它主张健康的职场应该合理竞争,劳资公平,企业虽有阶层,但雇主与职员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

  狼羊文化孰较好?

  “狼文化”与“羊文化”之间,各有支持与反对者。

  有营销专家指出,如果全以残酷性来理解“狼文化”就是一种曲解。“狼性文化”更应该强调的是纪律性、事业追求和团队协作,一种责任背后的力量。这样理解的话,其实“狼文化”是一种正能量。不过,该专家也说,“狼文化”并非时时处处都适用,从事销售或者拓展工作的人更需要“狼文化”,但从事后台、客户服务类的就比较难要求有狼性。况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充满狼性的工作岗位工作。

  有学者认为,“狼文化”凸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极端关系,更多强调竞争,企业应该要看重相互理解和沟通,整体的利益高于个人价值,才有好的公共平台,企业方能经营好,员工才能有良好的成长空间。

  应先当羊后当狼

  刚入职场的新人,应该要当“”还是“”比较好?

  先当“”再当“”。新人应该像“”,多跟有经验的同事学习,包括同事之间的沟通方式和工作程序。过后在适当的阶段,如果想要朝向领导层的位子,就可以转向当“”。有些上班族或许只想当“”,那也没问题,毕竟每个职场都需要“”和“”。(黄靖晶,文章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