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让植树节成为生态文明的时尚符号

12.03.2015  16:57

    斯涵涵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

    早春三月,春意萌发,正是植树好时节。花上半天一天时间,呼朋唤友到郊外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挖坑、放苗、培土、整平,一棵棵树苗随之拔地而立,心情也会变得和春天一样明媚起来。

    我国自古便有植树爱绿的传统,清明时节插柳植树、“一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古诗词彰显了古人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情操,而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指出,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岁的中国公民,除老弱病残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植树节,是一个法定节日,义务植树也是一项公民义务。

    然而,围绕植树也出现了一些乱象。每年植树节前后,各地各部门都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运动,树木是栽下了,是死是活就很少有人管了。重植轻管,敷衍了事,形式主义导致年年栽绿不见绿。而一些部门为了营造植树气氛,不惜驱车百里,浩浩荡荡,其消耗的资源和排放的尾气大大超过植树的效益。同时,钢筋水泥的城市不断扩张,也蚕食着日益减少的绿地环境,到哪里去种树也成为不少人的困扰。

    绿色既是泛指花草树木绿荫满地,也是生态和文明的代名词。防治大气污染是一直以来公众最关心的话题,研究数据统计,一棵50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可见植树造林是驱散雾霾、改善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非常有效的、低成本的方法。

    植树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美化心灵,提高文明素养。事实上,带孩子去植树也是不少家长的选择,通过亲力亲为的植树活动,不仅让孩子学习植树知识和自然知识,明白一棵树成长的不易,激发好奇心和责任心,还可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幼小心灵上播下环保和文明的种子,身体力行从事环保活动,树立爱护环境、保护家园、热心公益、传递文明的意识。

    一年之计在于春,植树“树人”正当时。植树造林,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提倡“低碳、节能”环保生活的今天,植树节不应该堙没在喧嚣芜杂之中,而理应成为现代公民的时尚追求。莫忘植树节,绿色“”心中,种下一棵小树,呵护一片新绿,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现代环保理念,绘就绿色中国、幸福中国的美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