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点击》广播评论:兼顾各方利益解决出行问题

13.07.2015  18:28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广播评论《今日点击》)最近一段时间,西安市民发现,不少中巴公交车的车票突然涨价了,而且几乎是集体涨价。以前一块钱的票价,现在大都涨到了两块钱。中巴公交车为什么要突然涨价?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票价这样上涨合法吗?

    涨价风波如何平息?票价与燃料的价格联动机制又能否实现?专家和记者将在接下来的《观点面对面》中畅谈感受:

    主持人: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做客直播室的嘉宾,陕西省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系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吴琼华。中巴车一直是西安城里各个街巷离不开的交通工具,也一直是以民营为主。但是7月份的突然涨价,让许多市民措手不及。我们热评听众也对此颇有感受。

    听众:“坐公交出行的大多是打工族、上班族,收入本来就不高,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票价突然就涨了一倍,翻了一番,一个月下来,多了好几十块钱,坐公交的人肯定不乐意。凭啥涨这么多?涨价是否合法?也希望相关部门能给大家一个说法。

    主持人:听完听众的说法,先请记者王伟民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民营中巴车涨价幅度、范围有多大?采访中市民的反映怎样?

    记者:这次突然票价上涨的有610、702、703、901、902、908等31条线路,这些涨价的线路全都是民营中巴公交线路,而西安市公交总公司所属的一些中巴线路票价并没有变化。涨价7月1号开始,原来投币2元、刷卡1元的空调车,涨价后变成投币2元、刷卡2元;原来投币1元、刷卡1元的普通车,涨价后都变成投币2元、刷卡1.5元;原来起步5毛,每四站进位五毛的人工售票车,在原基础上每票增加了五角钱。

    大部分市民表示,这次中巴公交票价上涨,对他们来说影响不算太大,但也有不少人提出,这次涨价,既没有提前通知,事前也没有开什么听证会,不应该说涨就涨。

    主持人:公共服务的价格不是说涨就能涨的,特别是这类关系民生的、和公共服务相关的,涨价更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程序。那么民营公共交通从提出涨价要求到最终结果下来,这中间应该经过哪些程序呢?吴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吴老师:是这样的,按照我国《价格法》以及我省《价格条例》、《经营性服务价格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营性服务的定价方式主要有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情况,而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正属于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范围,制定、调整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依法应经过调查论证和定价听证环节,也就是说相关经营者无权擅自调整价格。显然,未经价格主管部门调查论证、定价听证等法定程序调整定价的情况下,民营公交线路私自涨价、不执行政府定价的行为是不合法的。

    主持人:听了吴老师的介绍,不难看出这次民营中巴车涨价是不合法的,至少是不符合程序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们还是在7月一开始就集体上涨了票价呢?而且幅度还是如此之大。王伟民,对此这些运营企业是怎样解释的呢?

    记者:采访时,一位中巴司机是这么说的,这次涨价他们是按照公司的通知执行。至于涨价的直接原因,应该是今年6月20日,车用压缩天然气销售价格由每立方米3.55元增加到每立方米4.34元导致他们的运营成本加大,经营困难,如果不恢复票价,就无法经营。

    一家客运公司的总经理跟我们说,从2007年开始,西安市所有公交线路对市民实行刷卡五折的优惠,优惠的部分由政府财政进行补贴,但这项补贴只针对国营公交线路,民营企业不在补贴范围内。王建新说,以前政府每年还给他们每台车有3万多元的燃油补助,但这笔补助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没有到位,加上近年来物价、人员工资上涨,他们早已入不敷出,如今天然气又涨价,无奈之下,他们这些民营公交线路就只好私自提高了票价,确确实实是迫不得已。

    主持人: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多家西安民营公交公司的负责人都说多次给相关部门打报告,要求提高票价,但一直没有结果。为什么政府部门在民营公交车涨价前一直没有对其要求做出回应呢?王伟民你了解的情况是什么,给我们介绍一下。

    记者:我们在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了解到,针对近日西安中巴公交私调票价的行为,他们已经向企业下发了《严格执行公交票价的紧急通知》,要求私自涨价的公交线路经营企业立即整改,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核准的票价。对于中巴公交车运营者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他们也将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汇报,争取解决民营公交面临问题的相关政策。除此之外,目前,西安市物价局的工作人员也正在对中巴公交涨价一事进行调查,并对各家民营公交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对于民营中巴公交线路私自涨价的事情。西安市物价部门表示:公交车的车票定价路审批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车票涨价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调研、听证等程序,在没有履行相关程序之前,民营公交线路是不允许私自涨价的。但是随着天然气等物价上涨,对于国营和民营中巴线路都多次提出票价上涨的要求,他们将会对此展开调查,并按照相关程序,向政府提交报告,在顾及市民出行利益的同时也将考虑中巴公交车运营者的合理诉求,解决好这一问题。

    主持人:我们的记者采访了陕西万通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新,他在节目中表示他们的涨价行为是一种自救,一方面减少损失,一方面希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听众对此就有自己的看法,来听一下:

    听众:“看完节目才知道,这是民营公交公司上演的一出“逼宫戏”。按公交公司的说法,天然气涨了,他们的成本提高、入不敷出,所以要涨价,如果真是这样,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涨价也要合法、合理、合规,不能说涨就涨,这是在扰乱市场秩序啊。建议还是要走合法程序,开听证会来确定价格如何调整。”

    主持人:就像这位听众说的,不管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如他们所说,涨价也要合理合法走正规程序。吴老师,从这些民营公交公司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到7月民营中巴车私自涨价,您认为在这期间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履行哪些职责,是否存在行政缺位?

    吴老师:的确,在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调整上,相关政府部门具有跟踪调查评估并作出适时调整的法定职责。我省《价格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对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定价机关应当进行价格跟踪调查和评估;”对“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定价依据发生重大变化的……”这些情况,应当按照规定的定价权限和程序适时调整价格。现在,民营公交公司所强调的燃气价格上涨、人员工资上浮等理由,是不是确实符合上述可以因此而调价的“重大变化”的法定情况,需要物价部门尽快做出调查和评估,作出判断。从这个角度说,民营中巴所谓“没有办法的办法”的私自涨价行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调查评估跟进工作相对滞后不无关系,这里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行政的问题。但必须指出,民营公交公司在未获相关部门批准答复的情况下私自涨价,是违法自救,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是不冷静亦不可取的违法维权行为。

    主持人:我们听众也发来观点,希望这次的涨价事件早日有个结果,不要让市民因此受到太大影响,来听听看:

    听众:“节目结尾说,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展开调查,制订了方案,解决好这一问题。结局看起来很好,大家都很期待,只是希望这个过程能越短越好,各方利益都能兼顾到,既不要让企业赔钱,也不能让老百姓在多花那些冤枉钱了。

    主持人:就像刚才这位听众所期盼的,希望这次风波可以尽快处理好,企业的、民众的利益都能兼顾到。吴老师,您认为目前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吴老师:从目前情况看,这件事情有两个层面的问题要妥善解决。一是对民营公交公司违法涨价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二是对民营公交公司调价申请的依法处理与答复。

    对第一个问题,可以按照国务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和我省《价格条例》的具体规定进行处理。即,对经营者擅自制定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范围内的商品或者服务价格的违法行为,价格主管部门应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对第二个问题,此次风波的关键问题,即相关线路公交票价是否需要调高政府定价?价格主管部门应考虑:1、尽快严格完成调查论证程序,充分掌握事实资料;2、启动定价听证程序,充分听取经营者、消费者及相关专家意见,保证程序的正当性;3、依法妥善协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理利益,按照我省《经营性服务价格管理办法》规定的“公用事业价格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公益性服务价格按照完全补偿、部分补偿经营成本的原则制定。”这一定价原则,最终依法合理确定公交票价以及经营者相关补偿问题。

    主持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节目中一位民营营运公司的负责人提到了票价和燃料价格联动这样一种联动机制,这些未尝不是办法。但我们更关注如何让这类事情在一开始就能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保障各方权益不受损害。吴老师,您认为透过今天的话题,能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吴老师:的确,在社会发展变化更加快速、利益更加多元化的今天,政府部门如何把握好自己的职能,既能维护好社会利益的底线,又能充分尊重市场主体的合理经营利益,是一个艰难却不容回避的问题。价格问题关乎民生,价格问题往往是各种利益问题的焦点,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这一问题的处理更加凸显“法治”这种理性方式的重要!我想,今天的话题,带给我们以下思考:1、依法行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的解决----法定职责必须为;2、执法效果的多方利益平衡问题的解决---确保程序正当;3、公众维权意识高涨与维权结果差强人意问题的解决---提高法治素养,善用法治方式。

    主持人:听众朋友,在市场发展中,公交车等公共服务行业的价格调整是个正常的现象,但就因为这前面有“公共”二字,所以它的程序是很严格的,一定要经过调研、听证、审批、告知等程序,如果真如民营公交公司所说,他们此前曾给相关部门打过很多次报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就不应该坐视不理,让事情发展到民营公交公司通过集体涨价来倒逼政府关注的程度。现在,这种私自涨价行为已经引起了广大市民的不满,甚至影响到了中低收入群体的出行,运管部门应尽快介入调查,在兼顾各方利益,程序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解决好大家的出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