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歌坛“神曲”几时休

31.10.2014  13:34

  歌坛“神曲”几时休

  如今,不仅网络歌手喜欢通过创作神曲吸引眼球,就连主流歌坛也呈现出曲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势。前不久,蔡依林推出新歌《》,单听歌名就让人无语。按官方说法,这个“”是“Play”的谐音。唱片公司的文案指出,“Play”包含剧本、表演等涵义,呼应蔡依林两年来对人生的体验和领悟。可听过歌词之后不难发现,文案中所谓的“领悟”不过是对当下娱乐圈乱象的吐槽。  无独有偶,最近几年一直走“疯癫”路线的王蓉也推出了新作《小鸡小鸡》。这首歌的歌词只有“小鸡”“公鸡”“母鸡”“咕咕day”几个词语,王蓉将这些词语任意组合唱出来,令人联想到去年的神曲《狐狸叫》。  当下乐坛,很多音乐人都在想方设法吸引眼球,为此他们不惜创作怪异的“神曲”。问题是,这些手段只是急功近利之举,并不能提升音乐作品的质量。王蓉最初的歌曲很有文艺范儿,近几年的作品则越来越“口水”,越来越“神经”,让人很难反复聆听。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火过一阵子,最终也难逃广场舞伴奏曲的命运,这和它吸引年轻人的初衷背道而驰。音乐创作不是随心所欲,老一辈音乐人如李宗盛、张学友,他们依然对自己的作品精心打磨,不追求点击量,不渴望被追捧,所以才会有那些打动人心的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