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级市"试点 陕西为何选择这4个镇?

10.09.2016  19:40

  9月7日,安康市恒口镇成为首个挂牌的陕西省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据悉,安康市恒口镇、榆林市大柳塔镇、宝鸡市蔡家坡镇、渭南市庄里镇为陕西省首批4个镇级小城市试点综合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在2016年陕西省两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城镇群为主要形态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继续开展蔡家坡、庄里、大柳塔和恒口四个镇级市培育试点。

  “镇级小城市试点改革试验区”成为陕西省新型城镇化改革领域的又一大事。

  什么是镇级小城市?

  201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培育成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小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所谓镇级市,就是将本区域所管辖的人口、税收、经济等指标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中小城镇设立为市,这样就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和其他大城市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

  最初在探索强镇扩权的过程中,是温州首先公开提出建立“镇级市”的想法。2009年,温州的乐清市柳市镇、瑞安市塘下镇、永嘉县瓯北镇、平阳县鳌江镇、苍南县龙港镇作为试点镇,率先启动市级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工作,这是我国首例镇级小城市改革方面做出探索的地方,此次试点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为什么要搞镇级小城市试点综合改革?

  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过大,成为目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要真正实现城镇化发展,必须要把镇级市改革作为重要的战略切入点。

  这不仅要在城市的布局规划进行创新,还要改革城市的内部结构,促进城市多快好省地发展。这也就要求之前传统意义的大城市不能再单独发展,而是要联络周边的小城市形成互联互通的城市群,以大带小形成一个带动帮扶体系。在一些交通便利,经济实力强的地区形成城市群,在这样相互扶持的发展条件之下,更多的小城镇才会有便利条件升级为大城市。

  2013年,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提到了建设城市群的重要性:“城市群最大的优势,在于打破行政区域,在于着重发展市场经济利益。

  2014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试点对象将重点放在镇改市工作,通知要求每个省(区、市)选择不同层面的非县级政府所在地重点镇进行试点,数量控制在4个以内,并提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设市。

  也就是自2014年开始,国家相继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小城市培育”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曾走入困境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成为镇级市之后,大力发展多元化产业模式,加大产业支出,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特色经营产业。从根本上提高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力量雄厚之后,就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能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多就业岗位,为许多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在这个政策的带动下,义乌周边的城市也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陕西如何进行小城市培育?

  2015年7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意见》,神木县大柳塔镇、岐山县蔡家坡镇、富平县庄里镇、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四个镇被确立为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首批试点为期五年。

  陕西省为做好小城市培育工作,分别从机构设置、财税政策、要素保障和依法治理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条保障措施:

  机构设置:围绕构建“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的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结合镇村综合改革,科学界定试点镇政府职能,鼓励机构职能整合、一套人马多块牌子。选优配强试点镇党政领导班子,党委书记一般由县(市、区)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兼任。

  财税政策:在试点镇加快建立一级财政体制。试点镇土地出让净收益县(市、区)留成部分和在试点镇征收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用于试点镇建设。由政府、银行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小城市培育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试点镇基础设施、园区建设和产业培育、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要素保障:建立试点镇建设用地保障制度,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到试点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试点镇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优先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向试点镇倾斜。

  依法治理:县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赋予试点镇相应的经济类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权和市政设施、市容交通、社会治安、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管理权。

  组织实施:建立小城市培育试点年度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试点镇要按照“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的培育要求,抓紧制订试点总体方案和年度计划,确保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为什么选择这四个镇?

  陕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基于“兼顾区域平衡性,着眼未来成长性,突出试点代表性,注重政策连续性”的原则,陕西省统筹考虑3大区域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在关中东西两翼各选择1个试点镇、陕北陕南各选择1个试点镇开展试点。

  大柳塔镇属于陕北地区,位于陕蒙毗邻区域,有望培育成为省际区域性城市。该镇生产总值40.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0元,总人口约10万人,地处世界八大煤田之一,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及煤化工为主的产业集群。

  蔡家坡镇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地区,在杨凌和宝鸡中间,有条件成为关中城镇群的节点城市。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18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33元,总人口约20万,形成了以汽车制造及汽车零部件加工等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庄里镇位于全省中部,有望培育成为渭南、铜川、咸阳3市交界地带的区域小城市。该镇生产总值75亿元,产业以装备制造、水泥建材、商贸物流为主。

  恒口镇位于陕南的安康市,是连接紫阳、汉阴、汉滨三县(区)的交通枢纽和商贸文化中心,有望培育成为月河川道城镇带上的支点城市。恒口2014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100元,产业以生态农业、工业加工、生物化工、商贸物流为主。

(原标题:一南一北关中两翼 陕西4个“镇级市”建设迈开步伐)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任务,调水92.陕西新闻
陕西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
  近日,记者从2022年陕西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省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丰硕,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完善提升农村公路近10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5.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