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这些方法避免“路怒症”

12.05.2015  06:22
核心提示: 看见行人违章过马路,忍不住要开口大骂;一旦堵车,马上焦躁不安,不停地按喇叭;变绿灯了前面的车还不走,恨不得一踩油门冲上去;被超车了,气得一个劲说脏话……以上这些经历您有吗?也许您会叹口气说:“没办法,有些人素质不高、交通环境不良。”其实,开车便控制不住情绪,可能您已经患上了“路怒症”。

看见行人违章过马路,忍不住要开口大骂;一旦堵车,马上焦躁不安,不停地按喇叭;变绿灯了前面的车还不走,恨不得一踩油门冲上去;被超车了,气得一个劲说脏话……以上这些经历您有吗?也许您会叹口气说:“没办法,有些人素质不高、交通环境不良。”其实,开车便控制不住情绪,可能您已经患上了“路怒症”。近日,由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引发的“路怒症”现象备受关注。开车路上为何那么易怒?“路怒症”到底是什么样的病?该不该治?应对“路怒症”又有何良方?

“路怒症”不容忽视

提起“路怒症”,可能很多人会不以为然,但当您看到下面这些数据时,是否还会那么不在意呢?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因“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共导致事故8.02万起,上升4.9%,2014年又上升2.4%,今年1—4月份再上升3.7%。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底,全国公安交管部门查处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和不按规定让行等“路怒”违法行为共计1.04亿起。

什么是“路怒症”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的发生备受关注,“路怒症”成为近期被提及最多的热门词。“路怒症”是形容在交通阻塞的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等,有时就连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殃。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其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也就是攻击性驾驶。“路怒症”的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但是随着中国汽车数量增多,这一心理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有专家表示,医学界把“路怒症”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很多司机都有这些症状。如果只是轻微的抱怨和发牢骚,还算不上患病,但如果有了暴力倾向,则很有可能是患了“路怒症”。事实上,很多交通事故都不是因为司机技术不佳,而是因为司机暴躁的情绪所致。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都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没有把它看成是一种疾病,因此,如果你经常在交通堵塞的时候出现情绪失控,有必要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这对于预防车祸和其他危险的事情,都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原因导致“路怒症”的出现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交通违规行为了,有的司机在行车道上来回晃悠,拼命寻找空当往前钻,完全不顾及其他车辆。有的时候虽然看见别人在违规,跟自己不相关,但看到了还是会觉得很愤怒,还有就是过往行人乱闯红灯也会让人懊恼……”这些都是平时开车会遇到的问题。心理学专家说,很多朋友开车时不容易控制自己的火气。而导致开车朋友急躁动怒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因堵车和路况不佳动怒的;因别人违章的不文明行为影响到自己的以及看到别人违章,即使没有影响自己也动怒的;因周边车辆加塞或者超车动怒的;因新手开车不懂规则,缺乏安全感而动怒的等。

司机本人将“路怒症”归结于不良的交通环境,周围的人往往认为是司机没有耐心、素质低,却不知道其中有生物学的原因。虽然交通拥挤容易引发“路怒症”,但也有人认为这并非根本问题,最关键的还是由于开车者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方面的压力,导致好心情遭破坏而带着愤怒去开车,特别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开车者,相比较之下更容易得“路怒症”,可能路上的一些小摩擦就会引发其内心压力的暴发。“路怒症”实际上是一种焦虑症。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导致城市居民的压力过大,开车时,通过对机械的操作能满足人们的成就感,但这种成就感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攻击心理,借以发泄压力。“路怒症”症状的程度也分轻重,比如一些较严重的路怒症者常有的一些表现是:开车骂人成常态;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的冲动;开车时喜欢跟人比拼、竞争,已超过对方为荣;开车时和不开车时的脾气、情绪犹如两个人等。

试试这些方法避免“路怒症”

一旦遇到交通堵塞,情绪就会骤然爆发,如果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纠纷,甚至交通事故,那就不是小事了。“路怒症”无疑是一种交通隐患,那么车主们该如何避免呢?

心理学家建议,在目前驾驶人员素质与公共交通等外界因素无法有效改变的情况下,防止“路怒症”最切实的做法是做好自我调节,让心情“慢下来”。交通堵塞几乎是每天都要发生的,因此,准备出充分的时间,就不至于因为担心迟到而心情急躁。在每次出行时尽量提早,让行车时间更充足,有了时间,在适当情况下还可有意识放慢车速,让自己尽量从容些。

情绪激动时莫开车。如果最近一段时间,因工作或生活原因使你的心情很烦躁,食欲不振,失眠,焦燥不安等症状,那么,就请换一种交通工具上班,尽量少开车或不开车。同时,习惯于换位思考。比如前面的车走得慢,您可以想像他可能是个新手,或者是个女司机,绿灯亮了车熄火了他也会很着急;看到别人乱并线,或许是这位司机遇到了着急的事情;看到前面的车速太慢,他可能是个稳健的老司机,而不是要故意挡路……尝试换位思考,心情也许会平静很多,这就是最有效的“路怒症”情绪控制法。

此外,积极的自我暗示不可少。当心情烦操时,切勿选择用骂街的方法,不妨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别急,一会儿就好了”一定要停止“我烦,我烦”的心理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也能让身心放松下来。堵车发生时学会转移注意力,应想办法学会调节自己,如待在车里听听音乐或摆弄一些小玩意,也可以在车里听听相声,来缓解焦躁的情绪。

专家指出,开车上路减压,避免坏情绪伴随的方式有很多种,开车者一旦觉得心烦气躁,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做法:开车时多做几次深呼吸;试着与前方车辆保持一定的车距;偶尔打开窗让新鲜空气进入车内;遇到堵车时听听收音机或轻松的音乐来转移注意力;烦躁时可选择将车停在路边稍事休息;如果心情不好,有压力的时候,在开车前可以先打电话跟家人朋友倾诉一番,调整好心情之后再开车。当然了,每个开车者都会有自己减压放松的方式,平时也要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排解和释放紧张情绪,比如爬山、打球、唱歌、跳舞、游泳等都十分有效。总之,开车者心态要平和,文明驾驶,路上礼让三分,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有研究还发现,咀嚼口香糖有助于舒缓日常紧张情绪,咀嚼口香糖可引起α脑波增强,而α脑波的减弱与紧张焦虑情绪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咀嚼口香糖可使情绪放松。另外,咀嚼口香糖时,与压力感成正比的唾液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这表明,咀嚼口香糖时压力感也减小了。

本报记者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