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教育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建设特色高效课堂

14.01.2015  13:51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14 年4 月,铜川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建设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随后,各区县教育局、广大中小学校积极响应,在“高效课堂”的主题下掀起了又一次全市范围内的轰轰烈烈的课程、教学改革运动。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深入宣传,开局良好。 市、区县两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和各区县教育局主要领导更是以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高瞻远瞩,精心布局。全省乃至全国高效课堂建设工作推进之初,市教育局杨建波局长就以科学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深入学校、课堂,调查研究,及时领导制定了铜川市高效课堂实施的规划和方案,启动了全市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为快速打开工作局面,近一年来,各区县教育局也是快马加鞭,强化工作,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进本区域高效课堂建设。一是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积极组织制定本区域高效课堂建设的规划、方案和各种学校实施细则并认真组织实验、实施。二是组织本区域教育行政领导、校长、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各种学习培训,到全国各教育改革名校现场参观学习。三是坚持每年请国家、省级教育专家来铜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这些工作,对全市教师树立正确课程改革理念,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快速、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市、区县两级教育局还从物质条件保障、经费、舆论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和努力。由于该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强力推动、深入宣传,从而为高效课堂在该市的有序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物质条件和浓厚氛围,使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对实施高效课堂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创建工作迅速有力,开局良好。             ——创建工作部署周密,有序开展,稳步推进。 各区县实验学校确定之后,对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进行周密部署,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 一是 举办实验教师培训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改知识,掌握实验要求和操作流程,如王益区王家河中学、青小,耀州区寺沟中学、关庄镇稠桑中心小学等。 二是 举办学习小组建设培训班,对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培训,如市三中、七小等。 三是 许多学校领导分工合作,一把手总负责,副校长有的负责抓导学案编写,有的负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和管理,有的负责抓课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宣传,领导班子能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四是 在实验教师中先后开展了示教课、展示课、过关课、提高课等教学观摩和评课议课活动,促使教师按照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实现由临摹→入模→成模的转变,如宜君城关一小、印台频阳小学、黄堡逸夫小学等。 五是 市、区县教育局、教研室定期召开阶段性高效课堂观摩会和工作推进会。组织当地中小学教师到课改搞得较好的实验学校进行教学观摩,邀请学校领导和老师谈课改体会,通过观摩,以点带面。 六是 实验学校之间打破县域界限,互派老师听课,相互学习,形成创建共同体。王益区同官中学、桃园二中小等学校由于创建高效课堂先走一步,其创造的高效课堂模式及教学资源已成为各区县、学校学习和摹仿的对象。 七是 博采众长,到市内外高效课堂搞得好的学校观摩取经。除组织校长和骨干教师到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昌乐二中等学校考察外,该市王益区、印台区还有多所小学到宝鸡陇县西关小学等学校观摩学习。这些工作部署,有力推动了课改实验的有序开展和稳步推进。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形成。 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发生改变。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形成。从深入实验学校听课情况看,大多数实验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保留甚少。主要表现为: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学生能学会的老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讲清楚的,老师不讲。课堂成了知识的超市、学生展示智慧的舞台,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指导,且学生基本能当堂掌握学习目标。大部分实验教师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高效课堂的基本方式,知道如何编写比较合格的导学案,对于课改所产生的效果深信不疑,认为高效课堂的确是能够让学生终生受益,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一些非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纷纷“下水”,对高效课堂进行积极尝试,并派老师到实验学校听课观摩,在课堂上初步引入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宜君县高效课堂“全面启动、分步实施、重点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部分中小学自发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师技能达标”活动等创新性的做法、以及王益区的“三步六环”式、耀州区“先学后教”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市一中正在逐步实验推行的“三段式”导学案都已经成为该市全面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学生实现了由“教会”到“学会”的转变。由于高效课堂强调先学后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激发了学生思考、质疑、表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在锻炼中不断增强。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大胆、自信、多数能思路清晰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后。同官中学、桃园二中小、矿务局二中等高效课堂教学比较成熟的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和风格,创建工作的重心已经由模仿走向创造,开始研究和思考更深层次的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学生自主管理。由此可见,高效课堂不但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实现了由“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转变。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方式得到了一次大解放。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高效课堂创建工作在省内外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课改实验一个学期以来,高效课堂的建设已使该市大量中小学生受益,学生学习状态更加解放、自由,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这是有目同共睹的事实。特别是高效课堂起步早的同官中学、桃园二中、宜君二中等学校,近两年来学生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名列全市前茅,而且表现在课堂上,学生更加大胆、自信、阳光,思维活跃、主动性强。二是通过2014年11月中旬以来的全市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来看,高效课堂创建工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市自课改以来起步艰难、进步不力的困难局面,较好地解决了方法、模式上长期制约该市课改工作难以突破的瓶颈问题。114名参赛教师特别是义务教育段的老师基本上都会运用导学案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先学后教,讲练结合,思维清晰,方法熟练。以往赛教、公开课等活动中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基本消失。三是10月20日,“陕西省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该市成功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260多名教师、教研员和省教科所、人教社及教材研究中心的专家齐聚市一中,围绕高效课堂创建工作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现场研讨、学习和交流。种种迹象表明,该市在高效课堂创建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已经在广大学校、学生中,在全省高效课堂改革进程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