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货币政策:非刺激性放松 是否降准降息看经济走势

12.03.2015  14:31

    有关货币政策的描述总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并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对此,两会代表委员认为,在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调整可能只是适应性的措施而非刺激性,市场的自身调节将更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易纲透露,央行正在研判是否存在通缩隐忧,至于是否降准、降息则要看经济走势,对于应对通缩压力,央行现有的政策和已经出台的政策都有所考虑。

     定 调 M2预期增速体现“松紧适度

    在过去的一年中,从定向降准到MLF(中期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等新工具的使用,货币政策凸显“定向”特点。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末的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2013年末低1.4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曾指出,2014年M2增速较往年下降是经济结构调整、银行表外融资收缩、产能过剩部门扩张放缓以及同业监管加强在货币运行上的反映。这也是金融适应经济运行而出现的新常态。

    多位政协委员和业内专家认为,今年“M2预期增长12%,并可根据需要略高”的提法符合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货币政策在稳健和灵活上的兼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货币政策,提出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虽然去年是13%左右,看上去今年是降低1个百分点,实际上与往年的货币政策有高度的一致性,这是非常正确的。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影响M2增速的因素包括:今年外汇占款预计首现负增长,影响基础货币投放;人民币信贷预计增长13%左右,从而新增人民币贷款10.5万亿元;财政存款投放会加大,可以对冲外汇占款负增长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12%的目标是稳健货币政策的体现。截至1月末,M2存量达12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200%。由于基数大,其增速每变动1个百分点带来的总量将很大。适度的M2增速体现了中央不采取货币扩张刺激经济的思路,强调稳增长和调结构并重,不追求速度。过去两年,M2增长目标的确定是在GDP与CPI增长目标之和的基础上加2个百分点,今年继续体现了这个特点。去年M2增长目标为13%,实际增长低于目标。今年12%的目标应该是下限。”温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