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民收支双增 精准扶贫力度仍需加大

07.10.2015  13:53
 

  2015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部门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合力推进开发性扶贫,努力增加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全省国家级和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以及片区外有扶贫任务县区的贫困监测调查资料显示: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村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5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1元,增长11.0%,增幅比同期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0.2个百分点。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为18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3.1%,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经营收入1209元,增长5.8%,占收入的比重为27.8%;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92元和1174元,分别增长20.3%和12.8%,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1%和27.0%。在可支配收入增加额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15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50.0%,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经营性净收入增加67元,占增加额的15.4%。财产性净收入增加15元,占增加额的3.6%。转移性收入增加134元,占增加额的31.0%,贫困地区农民从国家和各级政府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占增收的比重不断提高。

表一 2015年上半年陕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标名称

2015上半年(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可支配收入(不含自产自用)

4351

431

11.0

1、工资性收入

1876

215

12.9

2、经营净收入

1209

67

5.8

3、财产净收入(成本法)

92

15

20.3

4、转移净收入

1174

134

12.8

  二、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继续提高

  城乡一体化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4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34元,增长9.8%。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98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元,增长4.1%;衣着类消费支出265元,略减0.8%;居住类消费支出759元,增长12.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251元,增长11.2%;交通通讯支出452元,增长16.8%;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439元,增长16.4%;医疗保健支出513元,增长10.5%;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77元,增长18.6%。生活消费总支出的增加额比重的前三位分别为:居住消费、生活用品及服务和交通通讯消费支出的增加额,成为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的主要部分。

表二 2015年上半年陕西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

生活消费项目分类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

增幅(%)

1、食品烟酒

987

4.1

2、衣着消费

265

-0.8

3、居住消费

759

12.4

4、生活用品及服务

251

11.2

5、交通通讯

452

16.8

6、教育文化娱乐

443

16.4

7、医疗保健

513

10.5

8、其他用品和服务

77

18.6

  三、目前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的难点与问题

  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稳步实现“两不愁、四保障”和“五大要求”(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使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有大改变、生活条件有大改善、社会事业有大发展、社会保证水平有大提高、生态环境有大改观)。虽然我省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持续明显提高,但对照目标,我省农村扶贫开发还面临一些难点和突出问题。

  第一、由于受自然条件恶劣、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和自身综合能力差等因素的掣肘,目前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还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容易重新返回到贫困状态。

  第二,尽管扶贫开发已使广大农村贫困地区的贫穷落后状况明显改变,但个别贫困农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质的变化,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

  第三,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一般都生活在自然条件更加恶劣、社会发展程度低和社会服务水平差的地区,这些地区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反差较大,常规扶贫办法难以奏效。

  四、做好当前陕西扶贫攻坚工作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来陕视察讲话也指出,“要增强紧迫感,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个陕西”目标,陕西扶贫开发任务依然非常艰巨。结合扶贫攻坚的最紧迫和最基本问题,建议如下:

  1、强化精准扶贫,解决农村扶贫的突出问题

  陕西省农村经济不断向好,仅仅三年就脱贫380万人,贫困人口规模减小近一半,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弱势地位更突出,脱贫难度将更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三个陕西”目标,仍需加大精准扶贫和针对性帮扶力度,解决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些瓶颈问题。

  2、优化分类扶持,提高扶贫开发效率

  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应纳入当地低保、五保范围;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开发户,部分是因为人口多劳力少造成的,部分是缺乏文化技术、致富技能造成的,部分是缺乏生产资料造成的,还有的是思想观念落后或好吃懒做造成的等等。应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扶持方式。

  3、注重产业扶贫,创新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围绕加快产业化扶贫,在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上多下功夫,结合贫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实施包括特色产业技术、市场需求技能培训,形成规模化、合作化的市场效应,才能更好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