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兴起“地摊银行”兑换人民币 汇率自定

05.12.2014  05:06

    一个保险柜,加上一张简陋的木床,也能成为银行?没错,这就是“地摊银行”——获得越南官方认定资格的银行。

    就在2009年以前,广西中越边境口岸城市东兴市的边贸商还需要通过“地摊银行”来进行结算,兑换人民币。并且,兑换汇率均由“地摊银行”说了算,而一家“地摊银行”与隔壁另一家“地摊银行”的汇率可能天差地别,而且还可能有“熟人汇率”。据称,在越南,只需缴纳大约等值于数万元人民币的资金,便可以获得越南官方的银行申办资格。

    不可思议的汇率议价

    “此前,人民币和越南盾兑换汇率没有官方的公布,官方到现在都还没有。但是民间实际上有,因为你每天都要和越南做生意。由于没有官方的数据,越南‘地摊银行’那边算出来,我们银行还打电话去问怎么定的,问市场价是怎样的,受制于‘地摊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东兴市支行党组书记、行长、高级经济师农飞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整个兑换过程“简单粗暴”,近乎“原始”。

    那么,没有使用人民币结算之前,与越南贸易是如何结算的?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期走访了当地企业。广西北投京华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沈名绍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回忆起当初对越南做进口生意时候的艰难,“以前都是拿美元来结算的。先要交单、开证、填单、对单,贸易物品数量、金额等每一单都需要对好,有对不上的就会被罚款。

    此前,商业银行开展结算业务的汇率均采用“地摊银行”的汇价,为了争取结算业务,有时还需特意压低汇率,同业之间形成不良的竞争。官方汇率的缺失导致东兴商业银行在边贸结算业务上只能处于配角地位。

    “以前没有改革之前都是只有企业才能够结算,个人不能。”农飞龙告诉本报记者,2013年7月10日东兴试点以后,在东兴试验区个人结算部分单笔80万元以内凭借身份证都能结算;2014年4月30日推广到整个广西,今年6月11日再次简化,所有个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已经没有限制了。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作为中越边境口岸城市、国家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前沿地带,东兴市开展了以跨境金融业务创新为主线的试点改革。

    在广西中越边境口岸城市东兴市从事边小贸易的商人们发现,通过商业银行进行人民币兑越南盾的结算方便多了,个人凭借身份证和简单的贸易清单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人民币货款的交付,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跨境资金的清算。同时,通关口岸附近的银行网点还挂出了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的每日报价,旁边还有新设立的外币自由兑换点。

    汇率确定不再被动

    从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启动开始,人民币正式周边化发展,扩大RQFII试点,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跨境使用先试先行,以及“沪港通”开通,推动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流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国际金融中心、沿边金融改革等诸多路径全面铺开。

    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在跨境人民币业务五周年座谈会上发言总结道,“人民币跨境业务蓬勃发展”,已经达到了“人民币跨境贸易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落实简政放权、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效率性”等效果。

    自2014年4月开始,东兴市工、农、中、建、北部湾银行5家开展边贸结算业务的银行搭建了中国(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交易信息服务平台(下称“服务平台”),由各银行轮值报价。

    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通过两者兑美元汇率间接计算得出。其中,美元兑越南盾汇率采集自越方结算银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中方银行提供。

    从1997年开始监测的汇率数据变化情况看,我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地摊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两者走势完全一致,变化幅度也比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