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啥毛病看脸就知道

06.01.2017  12:33

        扫描二维码看网报

中医认为,五官与身体的五脏健康息息相关,五官气色之好坏透露出人体健康的蛛丝马迹。因此,只要善于每天早晨在照镜子时好好观察脸上一些变化,再综合自觉症状等,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让你及时就医。       

脸色:气血是否顺畅 

面部的色泽是气血通过经络上注于面而表现出来的,气血的盛衰及运行情况,必定会从面色上反映出来。 

脸色潮红:心脏可能有问题 

脸色常常像婴儿一样的人,并非是好事,尤其需要注意心脏方面的健康状况,比如患有狭心症、心肌梗塞的人,或是有这些疾病潜在病因的人,多半拥有一个红红的脸蛋。 

当身体的血液循环不良时,就会使得体内热气不平衡,而造成上半身热下半身冷的状况,同时腿部容易累积过多的水分而呈现浮肿的症状。心脏若无法正常运作,就会造成体内的热分布不均而使得脸色容易潮红。 

脸上长斑:警惕妇科疾病 

脸上长了斑,除了妊娠期和口服避孕药外,更多时候,反映出一些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诸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附件炎、不孕症等。 

中医将成年女性面部色斑称为“肝斑”,并认为肝郁气滞的人易出现面部色斑,也就是说,情绪异常与面部色斑的形成和加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调畅情志才是预防和治疗面部色斑的关键。 

◎医生提醒 

脸色发黄是脾虚的表现,如果突然出现脸色变黄,则很可能是肝胆功能不佳的迹象,急性黄疸型肝炎、胆结石、急性胆囊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常会发出上述“黄色警报”;脸色发黑是肾虚的表现,应适当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枸杞等。 

养五脏的方法有很多,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哪种最好,而是贵在坚持。只有越简单、越便于操作的方法,才有利于长期练习。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个简便易行且有效的养生妙招。 

如何锻炼养五脏 

◎常闭双眼养肝血 

黄帝内经》记载,“肝受血而能视”,意思是说眼睛的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肝血的濡养。中医强调肝主藏血的功能,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眼皮就好比肝脏工作和休息的开关,人只要闭上眼或者一睡着,肝脏就开始休整,发挥其藏血之功。因此,传统养生非常强调闭眼养肝。不管是闭目养神、日间小憩还是夜间按时睡眠,都是养肝血的重要方面。 

闭眼养神随时随地都能做,也可选择安静之处闭目独坐,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安心养神,有助疏通全身经络、气血流畅。在闭目的同时可配合眼功练习,能够改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眼肌疲劳等症状。具体做法是:轻闭双眼,用两手大拇指从内眼角向外擦24次,或两手四指并拢覆在双眼上,先由内向外轻轻转摩24次,再向内转摩24次。 

午饭后小憩对肝脏大有益处,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护肝方法。研究结果显示,闭目休息时流经肝脏的血液比站立活动时增加40%左右。通过肝脏的血流越大,肝脏得到的营养供给就越多;同时还可以减少肝脏本身的能量消耗,加快肝细胞恢复。 

◎调息摩脐降心火 

情绪和压力是心血管病的一大诱因。每天杂七杂八的事就像一把又一把小小的心火,烤得人心烦意乱、紧张不安。所以,解心疾的关键是降心火,即“引心火下行,荡平心意”。 

听起来似乎不好理解,做法其实很简单:坐在凳子上,两掌叠于肚脐处,两眼微闭,能够看到一丝光亮即可,同时意想肚脐处温暖舒适;把呼吸放缓,吐息绵绵,深入小腹,一呼一吸间,体会小腹微微开合的感觉;5分钟后睁开双眼,两掌先顺时针摩腹数周,再做逆时针摩腹;最后两腮像漱口一样,鼓漱几十次,嘴里的唾液会越来越多,然后慢慢吞咽下去。 

小腹又叫“丹田”,就像一块沃土,为营养脏腑之根、气血生发之源。练习时要呼吸徐缓,身心合一。调息与开合小腹时要配合意想,但不要动用心神,而是追求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的意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