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三十载:记西安交通大学辅导员师会芳

25.02.2016  16:17
            “三十载风雨兼程路,立德树人诲人不倦;万余天人生彩虹桥,知心暖心青春无悔。”她与学生共成长、齐进步。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是她最快乐的事情,无私奉献不负青春韶华,她用爱的语言和行动倾心铸造“知心工程”,关注、关心、关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爱生如子,勤恳踏实。她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妈妈”——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2011级辅导员师会芳。

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辅导员师会芳

            30年来,无论是学生党校课堂,还是各种文体活动现场,总能见到她亲切的身影。多年来,她始终站在思政教育工作的第一线,践行“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双重使命,润物无声守护心田,助力万名学子成长。
精勤育人,用心塑造“幸福耕者”               站在办公桌前,身体微微前倾,一边看着文件,一边做着比划,还不停交代着一个又一个注意事项,语速快却不失条理,声音高却不失温柔,这是师老师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截至2015年7月,师会芳从事辅导员工作已整整三十年了。众所周知,高校辅导员工作琐碎忙碌。“整天围绕学生转,手机需要24小时开机”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当被问及为何当初会选择辅导员时,师会芳微笑着说,“一切都源于自己当年一份‘自助助人’意念的坚持。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帮助和开导学生是快乐的,他们迷惘时点亮一盏青灯照亮前路,困顿时充当一把钥匙芝麻开门,育人的同时就是在助人,做学生工作让自己内心充满感动和安慰。”师老师将学生点滴的成长和进步都看在眼里,每每得知学生顺利就业,获得更好发展的时候,亦或取得学术科研上的进展突破时,她常常感动不已,从心底里乐开了花,因为她早已将学生的成长与自己的工作融为一体。             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除了管理好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也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责任。师老师就是基层工作中“知心工程”的践行者。据她回忆,30年来面对和处理过各类学生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是关爱,同时绝不是唱独角戏,更需要广泛的支持。”师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针对不同心理问题要能对症下药,教师长者的心理疏导和班级同学舍友的朋辈辅导有机结合,营造良好氛围,就能把心‘病’除根。”             “我的工作成果虽然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觉得很完美,但一定要让自己满意。”谈到对工作的期望时,师老师如是说道。多年来,她恪尽职守,追求卓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她的工作时间不止于8小时。常常在夜里还惦记生病的学生,担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而工作地点也不限于办公室,利用寒暑假外出家访已成为她的工作常态,通过家访,家校合力,帮助问题学生和困难学生。             三十年如一日,师会芳一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力求完美,“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做好每一件事”已成为她高尚的职业操守。
转变角色,用爱铸就“暖心妈妈”               “以爱动其心,以言动其行”是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今启德书院学生心目中的“师妈妈”,其实当初是“师姐姐”。             1985年,刚刚从西安交大医学部(原西安医科大学)毕业的师会芳迎来了她的第一批学生。在他们当中,最大的与她同岁,最小的也只小她五六岁。“当年我也是刚毕业,也才二十多岁,所以我想与其将他们看作自己的学生,倒不如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学弟学妹。”于是,师会芳很快地便与他们打成了一片,成为了一位知心大姐姐,带着年轻的激情和对工作的热情,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熟悉彼此。快乐的事,一起分享,不快的事,彼此分担,共同解决。“确切地说,我们是在共同成长。”回忆起从前的美好时光,师老师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多年的育人工作和学习经历,让师会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她在学生管理上推崇“柔道”。在她看来,学生就像是植物,需要长期用心守候、用爱浇灌,最终等待其开花结果。知心方能暖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多年来,她不断以爱的行为感染并打动学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尊敬。长年累月下来,她在学生们的眼中完成了从“师姐姐”到“师妈妈”的完美蜕变。             师会芳认为,自己就像是一位“妈妈”。“在我的心里,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和所有母亲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所以要严格要求他们。但有时候他们犯了错,想惩罚他们,却还是狠不下心。于是更多地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犯错。”相比对待学生的贴心“厚爱”,她的女儿“嫉妒”起来:“女儿常常说我心里总想着学生,常常忽略了她。而且认为我对她要求太严,不像我对学生那样宽容。”             师会芳的学生陈顺伦说:“我眼中的师老师,是亲切的、温暖的,是恩师,更是母亲。对待学生日常生活,有说不完的唠叨,无微不至的关心;而对于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则无比严格,时刻提醒不忘学习,勤奋刻苦。”同样被师会芳带过的沈灿同学说,自己是一个做事马虎的人,大二的时候放弃了奖学金的申请,但是师老师反复给她打电话,确认她是否要放弃,并劝说她继续申请奖学金。在交表的时候,沈灿同学总是会延迟,或者交错表,给师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但是师老师依旧很耐心地帮助她。“有一次师老师对我特别无奈,就说,如果我要是她姑娘,就会打我两下。言语间又爱又恨。”说起这件事,沈灿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和微微的歉意。             时光荏苒,回首30年的辅导员之路,有阳光、也有风雨;有平坦,也有坎坷;虽然苦过、累过,哭过,但无怨无悔。即使有过自己的良苦用心被误解的伤心经历,但还是有许多开心感动的时刻。记忆中最感动的时刻,是有一位毕业生获得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工作,兴高采烈地跑到师会芳的办公室,将这个好消息与她分享,感谢她的教诲,与她热切相拥。她还清楚地记得,那天阳光正好,那个拥抱有种让人想流泪的感觉。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