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数字看环保”之法治篇

23.12.2015  22:46
    长安区环保局展示“无人机”用于环境执法巡航能力。日前,西安市长安区环境网格化监管“无人机”正式投入运用。20多万元购置的五台“无人机”具有领先国际的智能遥控飞行技术,能有效解决危险区域以及地理状况比较复杂区域的环境监察、环境应急及环境违法取证问题。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1 全面立法      一年出台一部地方法规
        本报记者  陈艳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时期,环保立法工作步伐加快,一年一个台阶,先后制定四部地方性法规,为推进污染减排、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出台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条例》,规定了渭河流域总量控制、排污权有偿使用、水污染补偿等制度,对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是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后全国首部地方性法规,《条例》有很多创新亮点,引入了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燃煤总量控制、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一批新制度,受到环保部的充分肯定,并全文转发各省学习借鉴。
        《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出台
        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放射性污染防治条例》是我省第一部放射性污染防治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在管理体制、监管措施和手段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和突破。
        《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出台
        我省2015年着手起草的《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已经提交省人大三审,将对提升我省固体废物的管理水平,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省环保厅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契机,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突出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标准和政策机制。
        针对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出台两项地方标准
        先后出台了《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汉、丹江流域(陕西段)重点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两项地方标准。
        建立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衔接机制
        联合省公安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的意见》。
        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出台《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同时在陕西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引入第三方运维,联合省财政厅印发《陕西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第三方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并推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第三方运营,出台《陕西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第三方运营管理办法》。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社会监督
        出台《陕西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实施办法(试行)》和《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环境信息公开实施意见》。同时正在着手制定《陕西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
        制定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出台《陕西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完善以奖代补政策
        出台《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暂行办法
        推行汉丹江流域水污染上下游补偿制度
        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汉丹江流域水质保护行动方案实施情况综合考核方案》。 

        专项行动期间
        全省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32.98万人次,检查企业8.9457万家
        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074起,依法取缔关闭437家
      停产治理43家,限期治理283家,对2529家违法企业进行经济处罚,收缴罚款11631万元
        其中省级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6起,收缴罚款2206万元
      全省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222件
      约谈了67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追究责任人员19名 


        2 利剑高悬      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074起
        “十二五”时期,我省连续四年扎实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专项行动期间,全省共出动环境执法人员32.98万人次,检查企业8.9457万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074起,依法取缔关闭437家,停产治理43家,限期治理283家,对2529家违法企业进行经济处罚,收缴罚款11631万元。其中省级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6起,收缴罚款2206万元。全省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222件。约谈了67家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追究责任人员19名。
        “一山、两水、三大区块”污染防治和关中城市群大气污染防治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重点环保工作任务。对此,我省坚持不懈的开展专项环境执法检查。
        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2012年至2014年,先后组织开展“渭河清水”行动、“三河一区”(皂河、新河、沋河流域,西咸新区)专项执法检查等多项执法活动,检查排污企业829家次,对渭河断面水质进行监测。查处环境违法企业83家,先后形成《皂河流域污染现状调查报告》、《渭河(陕西段)排污口及重点污染源核查报告》,提出了流域治理从排污口入手。
        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近三年来,每年组织汉中、安康、商洛市开展了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涉重金属、钢铁、水泥、化工、造纸、皂素、医药制造、垃圾填埋场等9类行业为重点的执法检查,检查工业企业618家,查办139家,媒体曝光24家。2014年,通过回购排污权的形式,关闭皂素企业22家。
        涉气行业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
        以火电、水泥、焦化、钢铁4个大气污染物重点排放行业为重点,突出对大气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的执法检查,仅2014年就在关中地区开展了3次以“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为主题的专项执法工作,共检查涉气企业308家,立案查处存在环境违法问题企业62家,媒体公开曝光54家,2014年冬季,对关中六市涉气的火电、水泥、钢铁、焦化行业的48家重点企业,开展24小时环境保护驻厂环境监察工作。
        秦岭生态保护专项执法检查
        从2013年至今先后3次组织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非煤矿山采选企业、沿山采石及加工企业进行查处,提请有关部门注销12家采石企业证照并拆除生产电力、机械设施,清理废石弃渣2.46万方。
        2012年以来,全省共受理群众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信访和投诉举报76169件,其中省级直接办理3457件,查处和办结率100%。
        持续有力的执法行动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了高压态势,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筑起了严厉的执法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