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交通运输业负重前行 调整优化阶段性特征明显

18.08.2016  12:38

  今年上半年,全省交通运输业着力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提品质、降运费,努力化解市场需求缩、营运成本高、盈利水平低等内外并存的下行压力,呈现出较明显的调整优化阶段性特征。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7.29亿吨,增长4.5%,较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1649.85亿吨公里,增长3.1%,提高2.4个百分点;完成客运量3.52亿人,增长1.2%,回落0.3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442.38亿人公里,增长3.6%,回落1.9个百分点。

 

  一、公路货运稳中趋缓,客运微幅增长

 

  上半年,全省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完成943.5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完成公路货运量5.54亿吨,货物周转量929.09亿吨公里,分别增长5.0%和5.3%;完成公路客运量3.05亿人,旅客周转量144.44亿人公里,分别增长0.3%和0.1%。公路货运量、客运量分别占货运、客运总量的76.0%和86.6%,仍是我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截止6月底,全省载货汽车拥有量402845辆,较去年6月底增长1.3%,较2015年年底减少1567辆。

 

 

  公路货运量增速较稳,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上半年受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去产能政策强化及执行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货运量增速与往年相比有所放缓。二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带动了货运市场的活跃。1-6月,全省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增速分别较全国4.4%和3.8%的平均增速高出0.6和1.5个百分点,显示我省货运市场活跃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省宏观经济走势基本一致。

 

  高速公路货运量小幅下滑。上半年全省高速公路完成货运量3.80亿吨,货物周转量488.31亿吨公里,同比分别下降1.2%和4.0%,高速公路货运量占全省公路货运总量的68.6%,从月度数据看,货运量增速最高的是3月份,增速最低的是2月份,数据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受天气、假期、区域内新增路段以及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改走不收费的国道、省道等因素影响。

 

 

  公路客运量一季度以春运客流为主,春运期间全省发送量同比下降4.8%,投放客车下降4.8%。客流方向省际以浙江、江苏、甘肃、湖北、四川等省为主,省内以渭南、商洛、汉中、咸阳及西安各县乡镇为主。二季度以“五一”、“端午”小长假为增长点,全省各地景区火爆异常,除本地游客外,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但由于近年来多元化运输方式的竞争造成了客源分流,快速发展的动车、高铁、航班增加、私家车以及各类专车服务增多,导致公路营运客运量增长乏力。

 

 

  二、铁路货运大幅回落,客运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省铁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完成950.6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7%,仍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完成铁路货运量1.74亿吨,货物周转量719.88亿吨公里,分别增长2.8%和0.5%;完成铁路客运量0.41亿人,旅客周转量230.78亿人公里,分别增长7.7%和1.1%。

 

 

  我省煤、焦、油等大宗资源类货物运量目前仍占铁路货运量绝对比重,发送量约占西安铁路局货物发送量的80%左右。为此,上半年铁路部门坚持“稳黑增白”策略,充分用好多种优惠措施,力促煤炭、焦炭、石油、钢材等装车上量,同时加强集装箱和批量零散货物快运营销组织,大力开发块煤入箱运输,努力促进批量快运和集装箱装车增量,但由于原煤产量持续下降、煤电企业需求不足,致使煤炭运量虽然在运价下浮优惠政策支撑下,同比仍下滑,其中西铁局我省煤炭运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23.40万吨,增速回落13.1个百分点,煤炭运量的减少是我省铁路货物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同时,由于合资铁路运价普遍高于国铁线路,导致陕北及榆林地区部分煤炭生产、销售企业将南下或东出的煤炭由公路汽运到山西境内,再由太原铁路局装车经国铁线路运输,以降低铁路运输费用。铁路行业内部的运价政策竞争,也是造成我省铁路煤炭运输货源流失的重要因素。

 

 

  客运方面,铁路部门抓住各种运输有利时机,广泛宣传调图新增运力,积极开展传统旺季客运营销,上半年在西韩客车、西延动车及西宝客专带动下,短途客流缓慢扩大,但由于我省外出务工人数减少,长途客流下降明显,全省旅客发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但旅客周转量仅增长1.1%。目前动车、高铁仍为我省客发增量的主力,6月份西安铁路局客发同比增加31万人,其中动车、高铁增加30.1万人,占西铁局总客发的28.1%,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普通客车同比仅增加0.9万人,动车、高铁对普通客车运量产生一定分流,但总体客流仍在上升。

 

 

  三、航空运输增势稳健,高端需求依然旺盛

 

  上半年,全省机场飞机起降14.81万架次,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同比增长7.3%。完成货邮吞吐量11.20万吨,增长15.2%,较去年同期提高5.0个百分点;完成旅客吞吐量1842.63万人,增长10.6%。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市场需求旺盛的作用下,航空公司增加了新开航线的航班密度,带动了运输起降架次的稳定增长,主要航线增势良好。上半年起降13.91万架次,同比增长8.7%,完成货邮吞吐量11.03万吨、旅客吞吐量1753.20万人,分别增长15.0%和11.3%。但与周边主要机场相比,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在货邮吞吐量方面,增速位于前列,但总量不大,与重庆(16.07万吨)、郑州(19.29万吨)机场存在明显差距;旅客吞吐量方面,尽管增速高于总量更大的成都(2220.65万人)、昆明(2000.23万人)机场,但吞吐量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与重庆(1731.18万人)机场也难分伯仲。

 

  四、水路货运下降明显,客运略有增长

 

  上半年,全省水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完成6046万吨公里,同比下降0.8%。完成水路货运量114万吨,货物周转量4300万吨公里,货运量与去年同期持平,货物周转量下降3.7%;完成水路客运量202万人,旅客周转量3491万人公里,分别增长6.9%和7.2%。全省机动船拥有量1173艘。

 

  上半年,水路货运主要以短途砂石运输为主,在全省货运总量中仅占0.2%。受气候以及沿线城市严控采砂等政策因素影响,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但其变化对交通运输业影响不大。

 

  水路客运近年来受沿线高速公路及农村路网通车影响,呈现冬季班线客运逐步萎缩、夏季旅游客运逐年上升的特点,今年1-2月份,安康流水镇至瀛湖火石岩码头的长途班线全部停航,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同步下降,3-6月份随着天气转暖,旅游客运逐步升温,水路客运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